18.2.1 矩形(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课堂引入。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习题分析。
例1 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 ∠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长8 cm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例3(补充)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 求证:ce=ef.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 ∴1=∠2.
df⊥ae, ∴afd=90°.
∴ ∠b=∠afd.又 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 cm, cm, 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教学反思:18.2.1 矩形(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课堂引入。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例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c,bo=bd.
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ab=4cm,ac=2ao=8cm, bc=(cm).
例3 (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b+∠abc=180°.
又 ae平分∠dab,bg平分∠abc , eab+∠abg=×180°=90°.
∠afb=90°.
同理可证 ∠aed=∠bgc=∠chd=90°.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六、随堂练习。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在△abc中,∠c=90°,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教学反思:18.2.2 菱形(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例1(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b=cd, ca平分∠bcd.
∠bce=∠dce.又 ce=ce, △bce≌△cob(sas).
∠cbe=∠cde.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afd=∠cbe.
随堂练习。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教学反思:18.2.2 菱形(二)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课堂引入。1.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fc.
又 ∠aoe=∠cof,ao=co, △aoe≌△cof.
eo=fo.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例2. 已知:如图,△abc中, ∠acb=90°,be平分∠abc,cd⊥ab与d,eh⊥ab于h,cd交be于f.
求证:四边形cehf为菱形.
六、随堂练习。
1.填空: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证明习题
1 已知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过ab的中点e作ac的垂线ef,交ad于点m,交cd的延长线于点f.1 求证 am dm 2 若df 2,求菱形abcd的周长 2.如图所示,在中,将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点在上,再将沿着所在直线翻转得到连接 1 求证 四边形是菱形 2 连接并延长交于连接。请问...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目录。6.1 矩形 2 2 6.1 矩形 3 5 6.2 菱形 1 7 6.2 菱形 2 9 6.3 正方形 12 6.4 梯形 1 14 6.4 梯形 2 17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
特殊平行四边形 二 教学设计
第三章证明 三 一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八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对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判别方法,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所以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结论已经有所了解。其次经历了 证明 一 证明 二 的学习,通过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