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实践第二学期课程纲要

发布 2020-12-28 07:49:28 阅读 4149

科目名称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二年学期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一)自然层面:

**自然环境,初步养成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1.关爱自然,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在**中养成保护环境、热爱环境意识。

3.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5.能用自身的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二)社会层面: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社会问题的意思,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在参与调查社区商贸城的基础上,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

2.认识各种社会环境,**社会问题。

3.参与社会实践,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

(三)自我层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具有勤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进行完善。

2.懂得合理饮食,保健身体,知道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学会自救措施。

3.**生活,热爱生活。

四)能力层面: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活动的态度,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1. 在布艺作品制作中,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锻炼动手能力。

2. 亲身实践,获得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发展获取信自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发展多方面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进入问题情境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2)调查研究。指导学生按照课题需要,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

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供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

1、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3、实施活动。师生走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

4、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

1.强调“做中学”与“学中做”

劳动技术教育主题,要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作品的设计与创造过程,重视对作品背后文化意义的挖掘。

2.强调作品形式的多样性。

3.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4.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

5.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6.注意劳动技术资源的开发,用好各种素材。

四)整合实施。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都是由《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少先队活动整合而来的内容,在实施中要注重与其相应学科相融合,在整合实施中实现内容的科学、全面。

四、课程评价。

一)基本要求。

1、评价要有所侧重。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重点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确定具体的评价点。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2、评价要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不排除终结性评价,但更强调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活动最后的成果可以作为评价时的参考依据,但主要依据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策划、参与、组织、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

3、强调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做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

4、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实践,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二)评价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同伴推举与评说等。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他人推举与评说等。

五、课程管理。

(一)课程资源开发。

1、学校应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场所、机构与环境,充分联系社区中的各界人士,如学生家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知名人士等,使他们都了解并关心实践活动的实施。学校还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活动基地,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

2、学校应做好课程资源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学校之间应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相支持,注重课程资源共享。

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1、学校应充分认识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坚定不移地开设和实施本课程。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纲要和课程指南,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和地方特色,制定相应实施计划。

2、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学生家长、校友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本课程的辅导员。

3、学校应做好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资源档案管理、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与推广等工作。

小学五年级 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课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 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纲要 分享课教案设计。1.通过与学生交流 课程纲要 了解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3.让学生从暑假中沉静下来,用心去感受综实课堂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拉近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

五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教案

我自信我能行。设计思路。人生就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只有自信的向上攀登,才能尽览无限风光。自信是一种力量,自信是一股勇气。让我们参与到活动中去,欣赏自我,认识自我,懂得修正自我并努力提升自我,我自己的成功鼓掌加油。因此加强同学们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 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分享课教。课程目标 1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参与活动的兴趣。2 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本学期课程内容及评价。分享重点 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分享难点 通过分享 课程纲要 明确学习目标。分享过程 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新学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