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发布 2020-12-26 12:18:28 阅读 7407

《对称图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8页。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雪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1、教材知识含义与联系。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2、教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

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研究图形,体验它们的对称美。本套教材两次安排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本单元是第一次。

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简便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至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仅仅知道就可以了。

全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自然界里的对称现象以及对称在建筑中的应用。

3、教材的层次性。

第一道例题的编写线索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大致分成两段:第一段是观察物体的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对称的。并由此联想生活中还有一些物体也具有这种对称特征,即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对称现象。

第二道例题是把观察物体到研究图形。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并对折,发现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教材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让他们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形成轴对称图形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概括等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是和学生一起进行概括,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知识,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跟他们的年龄、生活经验和本身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的。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通过生活跌具体形象实例让学生建立对称的表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称的初步印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寻找它们的共同点。

从而了解对称的基本特点,形成对称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进一步从感性上了解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数学认识;最后,让学生自己动口说一说,拓展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学知识得到以内化。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难点: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从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先导,创设了学生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情境”。针对小学生年龄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我先故事引入吸入学生兴趣,又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出数学规律,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2.通过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

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摩同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而获得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

3.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说说你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轴对称图形”,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谢谢~~~非常感谢楼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案

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56 61页。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树叶 蝴蝶 蜻蜓等 目的是使学生从这些图形中抽象出他扪的共同特征。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 鼓励学生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又给学生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美丽的对称图形

说课稿。一 说教材教材分析。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 中心对称 平移对称 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 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 均衡的美感。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微 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初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要准确地说出这类图形的特征,也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个概念描述对小学生来说有点生僻难懂。为了突破这一重 难点,我选择了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