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案

发布 2020-12-23 14:26:28 阅读 5075

老师们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份教案,可以保证课堂质量,也可以让自己轻松很多今天分享的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矗。

表达与。、月、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个长个短?粉笔和铅笔个长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一、**新知(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5)活动延伸。

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②归纳升华。

积累运用。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突破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演示学法:

自主**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新知(1)认识厘米。

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0刻度线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汇报(2)用厘米量。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②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④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认识几厘米(2)用厘米量猜你喜欢:

1.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2.大班数学教案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册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册乘法。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 乘法算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认识。教学准备 彩球图 小鸭图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计算下面各题。1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请一人口说答案。2 让学生观察各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教师 像这样几个相同数连加,我们还可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册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册乘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更简便。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 乘法算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认识。教学准备 彩球图 小鸭图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计算下面各题。2 2 2 3 3 3 4 4 5 5 5 5 1 让...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效能作业

课题分糖果。课前预习题。准备小木棒代表糖果。课堂练习题。1 把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2 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根,还剩几根?课后复习题。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把60个苹果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同学,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课题分香蕉。课前预习题 1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