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评课稿

发布 2020-12-18 22:32:28 阅读 2542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周老师以“清新、严谨又不失灵动”的教学设计引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是什么”的探寻,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节在课题(《以“动笔”为载体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力之研究》)引领下的研究课,教学环节凸显了课题的研究点,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引领学生动笔。

在“品读课文”教学环节中,周老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第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边读边圈:我会变成什么?巡视中关注学生动笔的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特别是在交流时,周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动笔的有效性:

1。方法指导细致入微。如学生在圈云时,文中是云字上有引号,像【“云”】,周老师利用学生的课本展示时提醒道:

“这个小朋友圈的好,圈字时不圈边上的标点。”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在课本上圈圈划划时有些随心所欲,以致好好的文章被圈划的一塌糊涂,周老师的提醒会让学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2。纠错方式值得提倡。在交流中,有学生在圈雹子时,把小硬球也圈出来了,周老师没有简单地纠正,而是问学生:

“雹子、小硬球是两个吗?那为什么叫小硬球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

应该圈雹子 。继而周老师又让学生找找课文中还有没有像“小硬球”这样的写法?与学生一起交流“小水珠、小花朵”表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样的教学真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力着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教师示范动笔。

在课文第2自然段对于“云变成雨、雹子、雪花”的教学中,周老师抓三个动词“落、打、飘”,让学生到黑板前对应着贴一贴,再说说这么贴的理由。

生:雪轻轻地,用“飘”;小硬球重重的,用“打”下来;雨是不轻不重的,用“落”。教师顺势说:

“这三个词用得好,我们可以在书上做记号。”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用“△”学生学着在书上做记号。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发现值得学生动笔的文本亮点,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课题的研究点之一,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力逐步得到提升。

整堂课中,周老师的字词教学独具匠心,令人眼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主要体现在:

一、识字做到“触类旁通”

如“雹、袍”的学习,周老师在学生正音、会读、比较不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说说带“包”的字。学生说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评课稿

我是什么 评课稿。我是什么 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这节课的构思新颖,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恰如其分的贯穿到课堂中的每个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教材的处理也很独到 精辟。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一 抓住学生喜好,激情导入。教师抓住课文中 变 这个特点,引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评课记录

我是什么 评课记录。这是 我是什么 的第一课时,环节紧凑,教学独特,从以下几方面简评之 1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抓住 变 的特点,设计两个谜语,猜一猜 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是什么 也要猜一猜,板书课题自然天成。二 识字教学,训练扎实。识字是教学重点,先检查预习,读读记记,接着重点识记 雹 最后书...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评课稿

我对我的评论是什么,我的老师教练我是第一堂课。我是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二年级第十三单元的文字。这篇文章解释了平原和生动语言中水的变化。文字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拟人和其他修辞,生动地揭示了水的各种特征。第二年的孩子移动,好奇,毫无疑问奇怪,如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觉察到文章的精妙,浦明老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