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甜甜的梦。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简析。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
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书35—3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表象。
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具:尺子。
学具:尺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
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
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2、认识1分米。
1)、猜测。
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
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1)同桌交流。
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2、自主练习第2题。
你能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书38—3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表象。
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具:尺子。
学具:尺子。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填空练习:
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
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
3)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
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
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 (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
一把小刀长6( )课桌高70( )
二、综合练习。
2、自主练习第3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
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
3、自主练习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4、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
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
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
长度单位的换算。
3、做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填写。
4、自主练习第8题。
连一连。信息窗2
教学内容:书40-41页。
教学目标: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难点:感知1千米的长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识1千米。
1)猜测。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
2)举例说明。
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
3)举例体会。
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二、2千米是多少米?
学生自已试做。
分析:1千米=1000米,2千米里面有2个1千米,也就是2个1000米,2个1000米是2000米,所以2千米=2000米。
小结。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书42-43页。
教学目标: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难点:感知1千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自主练习。
第1题:户外体验。
1)请你沿200米跑道走5圈,体会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2)你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与1千米比一比,相差多少?
第2题:填空。
第3题:在( )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第4题:在○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
第5题:计算题 。
第6题: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
车的长度大约是5米,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米。
课外实践: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测量和搜集数据的实践活动,通过课上交流以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本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现场测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准备。学具: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
足球、排球、7号电池、5号电池、10张卡纸、10张作业纸、
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
课前将附件1作业汇报表,分4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
学生活动形式:每5人为一小组。
教学过程:一、交流汇报,课前作业。
1、小组内讨论。
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
测量或调查项目。
2)谈话: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
3)小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
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1) 谈话:观察这四张**,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小结: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
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4厘米”
2) 提问: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
3)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5、拓展知识:
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
二、合作**,现场测量。
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
1) 揭示课题:动手量一量。
2) 课件出示: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介绍。
3) 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附件2)
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
1) 小组讨论: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
2) 小组分工,合作活动。
3、小组汇报。
三、全课小结。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复习
知识点 难点总结 1 p6 5 x 8 40读作 5乘8等于40因数因数积。x4表示 4个2相加 2 2 2 2 画一画。2个4相加 4 4 画一画。3 相同加数相加 加数相同 可以用乘法表示。4 p14第5题每盘有 5 块,有 3 盘,一共有 15 块。加法算式 5 5 5乘法算式 3x5 15口...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第七单元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第七单元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教学重难点是 学习长方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