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线路图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示意图辨认事物所在的方向,并能用方向词语描绘事物所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描述平面图中事物所在方向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辨认方向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科书上插图。教学方案: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引入: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线路图。
二、自主探索1.丫丫家的位置。
1)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每个建筑所在的方向。(2)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丫丫家的位置吗?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丫丫家的人会去的地方,并。
说出这些地方行走路线。(4)学生讨论去某个地方的行走路线。2.行车线路图。
1)出示线路图。提出问题,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什么?(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4)议一议。
师:张大爷在长途汽车站,要去火车站,请同学们议一议他该怎么走。指名汇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两种行走方案:
其一:可以乘1路先往北走2站到达邮局,再往西走2站到达火车站。其二:也可以乘5路先往西走1站到达商场,再往北走2站到达火车站。三、课堂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习题。
2)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堂作业:
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该怎么走?附送:
2019-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1说课稿北师大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2.教材分析: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中存在着“角”,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我在课前也了解过,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
”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习起点,正确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与研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3.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制定出以下三点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②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本课我一改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三个阶段。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们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生本的理念“先做后学”,达到“教少学多”、“无为而为”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能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当代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终生受益,达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的目的。
因此,本课时主要进行指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如:我先让在情景图中找角,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再在课桌上找角,最后,根据学生的汇报共同在黑板上画出角。
并在以后的练习中加深角理解,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激趣引入;二是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三是共同观察讨论,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四是寻找生活中的角,巩固对角的认识;五是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六是比较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七是设计综合练习、提升学生能力。
1.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激趣引入。
课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的活动,直观感知“角”。
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2.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
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现中。
3.共同观察讨论,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
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然后及时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4.寻找生活中的角,巩固对角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为了加深对角的特。
点的认识,我们又安排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身边寻找角,并通过同桌互相指一指、摸一摸的活动过程,既能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性,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能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
5.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这里,提供给学生好多的材料,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做出角,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
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6.比较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较角的大小”的环节,这里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与语言来描述比较的方法,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小结,将学生的方法加以及时提升,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水平。
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孩子们的比较方法很多,也很有创意,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7.设计综合练习、提升学生能力。经过多样性的活动过程,学生积累了对角的正确认识,最后,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综合练习,意在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三个层次的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思维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整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指一指、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页共5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教案
二下第七单元第3课时主备人渔沟中心小学苏荣。总第 课。时。内容认识平面图p60 61例题 试一试 想想做做新授课。1.让学生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目标2.让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
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案
广西梧州藤县东荣中心校陈晓。案例背景 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亲自做过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本节课遵循 从 感知 经 表象 到 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体现尝试 探索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
2019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18 27页。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在现实的情境或平面图中辨认东 南 西 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西北八个方向,会用这八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七个方位。2 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方位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