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1古诗二首咏柳》

发布 2020-12-06 21:19:28 阅读 2317

《咏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2.熟读、背诵课文。三、教学难点:对诗意的理解。四、教具准备黑板。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主题。

师: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设计意图:优美的春的**,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

设计意图: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

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

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

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2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

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4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5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6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

4教师指导读,指读。柳树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诗人的比喻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设计意图:

着重抓住“碧玉”

绿丝绦”等词语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魅力和高贵。)

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句。出示“柳叶”**,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2前后两个人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3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师:

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

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4“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5指读,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

的热爱。)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七、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

这首古诗。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

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

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八、板书设计咏柳(唐)贺知章碧玉——一树高万条——绿丝绦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1古诗二首咏柳》

咏柳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咏柳 是部偏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 春天 为主题的第二首古诗,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要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探索春天,热爱春天,教学本课时,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体验上,体验春天。学情分析 和一年相比,二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 一 1古诗两首《春雨》苏教版

春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学会本课5个生字。3 初步懂得这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赞美之情教具 多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1 今天老师请了位新朋...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敕勒歌 学习目标 1.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2.学习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3.运用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4.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预习 教材助读。作者 作品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488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