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发布 2020-12-14 15:26:28 阅读 5796

《敕勒歌》

学习目标】1.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2.学习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3.运用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

4.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预习】教材助读。

作者、作品简介: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488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

”说明它源于生活,朴实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重点语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这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

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文章思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一、歌曲导入:

**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示标题)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

苍苍及时板书)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

茫茫及时板书)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生:

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板书设计:

敕勒歌。苍苍茫茫静(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茂盛肥壮)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23纸船和风筝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2 我听见了,教师指 筝 字 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 轻声。3 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 请大家一起读。4 教师小结 筝 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 风 组成 风筝 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备课教师课题。授课教师。课时。年级。第1课时。教学时间。二年级。语文园地五。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目教标学。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重难点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五。和说话有关的成语修饰语。左短又长左长...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9《黄山奇石》练习

黄山奇石 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弹 t n d n 当 d ng d ng 好 h o h o 2.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3.我会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1 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2 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 3 你去过黄山吗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