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2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06 18:55:28 阅读 6161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3.有感情的让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让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是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以及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学生做作业。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

第一笔是 短撇 从竖中线上起笔 第二笔是 竖撇 要先竖后撇,在 短撇 的下方起笔 第三笔 横折钩 横要上扬,折的时候要注意顿笔 后三笔的笔顺是 点 横 点 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书写。师范写,生书空。4 师 中国汉字如诗如画,中国古诗美轮美奂,接下来卢老师将用一种新的诵读方式 吟诵,来展示这首古...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 古诗两首 词语盘点。回乡偶书 1 鬓毛衰 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赠汪伦 踏歌 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 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潭深千尺不是实...

人教版二年级古诗人教版二年级古诗大全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下面是wtt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古诗,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二年级古诗 1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文大意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