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磨课经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磨课经历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小学熊曼丽欣赏这么一句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好课,都会在某些地方有所进步,同时也会发现遗憾。
为了减少这种遗憾,甚至避免这种缺憾的发生,我们需要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一次次地收获,这就是磨课。年月,我有幸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录像课比赛,让我有机会成为被磨课的对象。这一次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一接到通知,学校领导首先帮我确定了三位指导老师,接着,结合我的特点跟各老师商量后,决定选取苏教版第三册《识字》的第一课时作为此次作课内容。
这篇识字课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全课个词语,分成组。
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莲藕芦苇与菱角;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照中识字诵读,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水乡秋天的人文自然景观,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分析完教材,我和张艳徐蓁老师就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
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品韵文在第一课时里肯定也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大致方向确定后,在教学写字内容的选取上又犯了难。
选择所有左右结构的字,便于学生掌握这类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律。
但写字量大,内容却很单一,不适合在公开课上作示范教学。左右上下独体结构的字各选其一,似乎又过于零乱,容易让学生失去日后预习的依据。
思前想后,最终我们选择认识两个新偏旁火欠,并指导以它们为部首的烟灯歌三个生字的书写。
这样既给学生日后自学留有依据,又能很好的把握课时教学量。苏教版识字课文,通常都是采用词串的形式出现。
要想在这种工具性很强的文章中不着痕迹的体现出人文性,又能比重平衡,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反复试讲与修改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思路: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分钟)二借助拼音,初读识字。(分钟)识字读文,并以多种形式练习。
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
分钟)理解词语,感受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分钟)五课堂小结。
分钟)(备注:预留分钟作为课堂生成拓展)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说到: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必须在此之前精心设计。教学也是如此。
教学中,有时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或者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也需要精心雕琢。
要想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取得优质高效的收获,更需要教师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考虑。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在磨课过程中几易其稿的感受。课堂预设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考虑。
以学生自由拼读课文的环节为例,我首先按照常规是这样设计的: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
这样简洁又明了,但试讲之后意识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义。在没有较好的自学能力的情况下,目标提得明确些,是对低年级学生不可或缺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老师应适时地给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
于是对初稿进行了补充: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
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朗读指导要关注讲解示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凭借着自己对情感的把握和朗读技巧运用的自信,在很长时间的朗读备课环节,我都习惯用自己的感受去指导学生。但是在这一课中是不适用的。
识字文章有着别于其他的朗读方式,它既不像朗读散文时的多情惆怅,又不像朗读诗歌时的磅礴豪壮,它有着更突出的断和连(停顿)的技巧要求。
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这种设计和处理。
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性。
在反复听了配套课文录音后,我摸出了其中的规律。
于是有了这样的朗读指导:每个词语中间要有停顿,每行词语用一口气读完。
但这看似明确的话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模糊的,所以朗读示范是不能省略的。
且要把要求在自己的示范中很好的体现。
接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把课文读对,读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心入于境,情会于物。
在学生的课文朗读训练中,趣味体验是一个很好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过程。
于是在学生把课文读熟后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去掉拼音,有节奏地拍手齐读。
讲解:每行用四拍完成,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
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有趣又略显梯度的朗读训练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
这就是文化统领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巧妙落实。辅助资料的选取一定要掘地三尺。
在本文中有这样一行词语夕阳归舟渔歌,在看图理解了夕阳归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欣赏渔歌,体会渔民丰收的喜悦。当我准备这个环节时,心中是很放松的。
因为我一直很喜欢一首叫《乌苏里船歌》的曲子,它曲调好听,主题又相符,心想这个环节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嘛?在我信心满满地点击课件里的小喇叭后,却得来了个当头棒喝。
我的指导老师曾卫红校长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反映赫哲族人生活的东北民歌,怎么能放在讲述江南的演示课件里?这是一个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啊!
是啊!老师一个小细节的忽略对于学生可能就是一个长时间的误导。
于是我上网再一次详细地明确了江南所含盖的地域范围,在后来的渔歌选取时除了词调的考虑,还有了一个更铁的标准──它是否属于江南民歌。
回想整个过程,总体感觉设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都有坎坷的。
在我设计教案时,在试教中,想法被我的师傅们一次次地否决。还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到了真正操作时就不美不顺了,所以,我不知道有多么懊恼。
令我最头疼的还是我在的教学语言的组织上,一直觉得没有语文味,缺乏底蕴。
好在几位指导老师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充满智慧的语文老师,凭着她们一颗充满热情和尽职的心,陪着我把教学语言一句句地理顺,又陪着我在试教中一次次地修改,直到定案。
她们还不忘安慰和鼓励我,让我知道发现自己的不足,其实是开拓自己的成长空间,让我知道:我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总有一种向上攀登的冲动。
从月日接到通知到月日正式上课,整整十三天的时间,我觉得漫长而又短暂,漫长到让我觉得这期间的每分每秒脑细胞都在拼命的奔跑,短暂到有且只有四十分钟,让我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感谢这一次的磨课经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学习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识字1 学习单。1 预习要求 1.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一类字用圆形圈出,二类字用三角形圈出 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选择一个生字,写一写你的好方法吧。二 看拼音,写词语。l n ti n li ng ku i y n h ng yu n z ch ng y ng k n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1练习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1 4练习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 看拼音,写词语。16分 y n b u zh u j n qi h t n h mi oyti m o mi o zhn 二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20分 礻。火口冫。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12分 的荷塘的芦苇的灯火。的枫叶的月光的夕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1练习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练习试卷 2015 2016学年度 识字1班级姓名成绩。小朋友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 沉着 智慧和收获,请你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40分钟 一 看拼音,写词语。y n b u zh u j n qi h t n x y n yd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