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条形统计图

发布 2020-11-28 03:42:28 阅读 7291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经历读条形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平均数的过程。

2.能读懂条形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多**课件一套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细心读图。

设计意图**废旧电。

教学预设。1、**导入,师生谈话,引出池是环保活动的条形统计图。

一部分,同学们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信息:

师:前几天,咱们学校开展了都参与了这项活(1)李强、张红云、**废旧电池的活动,同学们的积动,以此话题引极性可高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入教学,比较贴(出示课件:**电池的**)。

近学生实际生。

师:看!一颗颗废电池被投进活,同时也使同了我们的**箱。

马波、王小娟、李云萍分别收集了11节、19节、16节、18节、16节废旧电池。

学们感受到数学(2)张红云**的。

废旧电池最多,李强最少。

马波比李强多5节;……

3)李强再多收集8枚就和张红云一样多;

咱们再一块去看看三(2)班从生活中来,这同学的收集情况。(课件出示三(2)节课是解决生活班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中的数学,可以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

2、小组讨论从图中发现了哪些趣。数学信息。

师:这是三(2)班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统计图,大家看。

让学生观察(4)马波、李云萍收集的。

一看,你从图中可以读到哪些信条形统计图,给一样多。

息?先跟同桌说一说。(给学生充学生充分的时间(5)这个小组共有5个人。分的时间观察和交流。)

交流发现数学信(6)他们**废旧电池的。

3、全班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息,通过交流让平均数是16枚。(给学生创造互动学习的空间)每个同学都真正。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向全班成为学习的主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同学说一说?

二、求平均数。

人,这样有利于对于回答不完美的,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给予纠正并鼓励。)表达能力,更有。

如果在交流中有学生。

利于本节数学知提出有关“求平均数”的问识的学习。

题或直接求出了平均数,因势利导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1、提出“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教师是学习的参枚”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与者、引导者,法计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

把学生引到求种算法: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平“平均数”的教(1)先求一共收集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枚?请同学学环节中。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了多少枚,再除以人数。

给学生创造。

80÷5=16(枚)

注:此时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思路)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

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用自己的认识水路和策略。

平和解决问题的(2)马波和张红云。

收集了16枚,把16作为标准,……若学生说到这种情况,课件展示多于16和。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机会,体验解决解答的?(注意提问:谁还有不同问题策略的多样的方法?)

1)第一中方法是常用。

性。给学生提供。

的,即平均数为总数÷总一个交流、学习、份数(2)找基准量法。

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感受。

少于16的部分)(3+2-5)÷5+16=0+16=16(枚)

即把某数作为标准量,其他的自主学习的快。

数与其比较多去少补。(学生找中乐,同时也锻炼(3)把李强收集的间数做基准数,会出现有加有减的了学生的表达能情况,如果学生选择最大或最小数力。做基准数,难免会出现某些加减混合的现象,老师利用手中的课件配合指导。

)3)移多补少法。

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

11枚作为标准,求出超出部分的平均数,再加11。(若学生说到这种情况,课件展示多于11的部分)(0+8+5+7+5)÷5+11=5+11=16(枚)(注:若学生说出以为标准量的情况,课件展示;若没有,不再一一展示。

)根据生活实际,移多补少,使其问题策略的多样相等。(如果学生想不到此法,老性。师作为参与者,利用课件直观演示。

给学生提供。

给同学看,增强学生对平均数的直一个交流、学习、观理解。)

3、议一议。

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感受。

自主学习的快(4)移多补少(课。

件演示)注: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方法,教师可作。

通过与平均。

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

通过把最多的、最少的与平均数的乐,同时也锻炼进行比较,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了学生的表达能的实际意义。

力。师:咱们计算出他们**废旧电池的平均数为16枚,收集最多的同。

学比平均数多了几枚?最少的比数的比较进一步平均数少了几枚?

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学生们可能会这样说:

三、归纳整理(1)我认为能,因为小马的身高是14分米,而水平均深12分米,多了2分米。

2)我反对,水平均深为12分米,不一定代表所有的水深是12分米,有的地方可能超过小马的身高14分米,所以危险。

创设“小马。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1)

师:好!同学们说得不错,下面大家休息一会,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出示《新小马过河》的**,同时老师讲解),小马要到它的朋友家里玩,但是途中必须经过一条小河,河水的平均深度是12分米,小马的身高是14分米,它能顺利过河吗?

师: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课堂练习。

过河”的童话故。

事,让学生用刚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学过的平均数的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大知识去思考、分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家再去帮光明小学去解决一些问析、争论、交流,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题,好吗?

(课件出示统计图)从而加深学生对别的一般比较。(若学生说(1)看图,发现信息。

平均数”意义不完整,老师给予补充)(2)

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思考、敢于尝试。

3)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

师:仔细观察统计图,你从中读到的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跟全班同学说一下?(由于与例题近似,所以可直接让学生回答。)

同学们在课数,而是一种状。

2)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堂上敢说、敢想、

师:他们平均每人阅读多少课敢争的课堂氛围外书?应该怎么计算?大家动手非常浓,在这宽算一下。

松、开放的活动。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是中,感受到数学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注意提问:的魅力,从而实。

你还会其他方法计算吗?)现师生之间、生。

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生之间的交往互答,老师是给予关注和肯定,同时动与共同提高。应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3)提问题。

检验同学们。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提的问题可能是多样化的。)五、课外学习。

1、学生调查喜欢的课外书的数量,制图。

2、据图求平均数。

的掌握情况。

课外学习既帮同学们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

师:同学们成功地帮光明小学解决法,也是对“求了问题,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给自平均数”的巩己一点掌声吧。好,现在大家休息固,有利于学生一会,咱们大家来聊一聊,好吗?

数学意识的培你们喜欢读书吗?那你们应该都养。拥有一些课外书了?

那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小作业:分小组统计每。

把数学延伸。

个人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并且根到课外生活中,据统计的结果,画一个条形统计培养学生的**,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手、动脑能力。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 上 可能性 教学课例。一 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不确定现象,即数学中常说的随机现象。学习随机现象必须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 可能性 二 学情分析。...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计划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一 班级情况 本班有学生有20名。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涣散,课堂上随意说话,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个别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二 教学思路 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中...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五课时 混合运算 连乘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 47页。教学目标 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 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计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