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哪杯水热。
课型:实验课。
王舍人镇实验小学杨建奎。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后,直到通过工具比感官更有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四个活动步骤,让学生直到哪杯水更热。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以及温度计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用工具定量测定特别是零下温度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直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温度计;知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能做简单记录。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分为四个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好所必须的一些材料,同时,要大概知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2、活动过程:
第二个步骤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具体有(四)个活动过程。
1)是运用感官判断水的冷热,激发兴趣。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两杯水,让学生可以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的方法,感知哪杯水热。小组内交流,用眼**的哪杯水热。
师问:如果确切的知道这两杯水的温度是多少,谁能知道。
这样就引入使用温度计测量的内容。
2)是实际操作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内选出两个同学手拿温度计,同时侵入同一杯水中,一位同学的温度计下端接触到杯子的底部,另一位学生的温度计下端悬在水中。观察温度计的液柱的变化,有的学生会产生:“为什么同一杯水温度不同呢?
”这样的问题。
同时,小组内讨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3)是用正确的方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侧量方法。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a: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b: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c、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d、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4)用正确的方法再次测一测哪杯水更热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发现用温度计比用感官更能确切的知道水的温度。
同时让学生想办法让水的温度降的快一些。学生很快就采用吹、搅、扇等方法降低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不再降低的时候,让学生进一步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同时记录下热水降到室内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3、自由活动
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温计,并了解各种温度计的不同作用,
各小组利用小组现有的材料,可以测量体温、气温、水温、低温等。
4、拓展活动
最后让学生用温度计进一步测量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发现随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下降。
板书设计:6 哪杯水热。
7 水温的变化。
课型:实验课。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下来,整理后绘制折线图,根据折线图**水温的变化规律,并知道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在**中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文字等记录实验数据,对水温的变化过程作出简单描述。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容器中的水在叫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
2、初步学会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绘制水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连续测量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 根据折线图分析水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中试管,温度表(100。c),棉线,电子表,火柴,温度记录表投影片,折线统计图投影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要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使用什么测量工具?
2、 怎样用温度表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1、 加热一杯水,水的温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学生讨论并回答:
1) 开始水温升得慢,以后升得快;
2) 开始水温升得快,以后升得慢;
3) 水温升高的快慢始终一样;
4) 不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3、(先不表态)如果让这杯热水冷却,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并回答:
1) 开始水温降得慢,以后降得快;
2) 开始水温降得快,以后降得慢;
3) 水温下降的快慢始终一样;
4、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学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师:现在给你们以下这些实验用品:铁架台,酒精灯,中试管,温度表(100摄氏度),棉线,电子表,火柴。你们可以设计怎样一个实验呢?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可以把温度表挂在铁架台上,下面一部分浸在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 然后就可以测量温度了。
教师请几个小组回答,确定实验方法。
5、讲解组装方法和实验步骤:
a、 加热前先测出水温,记录在“0”分格内;
b、 每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一人看表计时,两人看温度表,一人记录填表;
c、 加热到10分钟,从铁架台上取下酒精灯熄灭,记录温度,这一温度也是热水自然冷却时的起始温度,再记录在另一**中的“0”分格内。
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数据),全班分析。
学生:水温上升和下降时开始都很快,后来就慢了。
学生:水温上升到100度就不上升了。
8、小结 水受热时,开始温度上升得快,以后越来越慢,达到100度时,温度不再上升。
热水冷却时,开始温度下降得快,以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
二)**活动二。
刚才,我们做了实验,记录了数据,现在要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1、(通过讨论建立统计图的框架)统计图上的横线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时间。
纵线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温度。
它们的相交点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0点,也是起点。
横线上每一格表示多少时间?
学生:表示2小时。
纵线上的每一格表示多少温度?
学生表示10度。
2、师生一起将统计表中的前两个数据描点,连线。(例:时间2分钟在横线上的什么地?
此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应沿着横线上的2分处竖直向上的什么地方? 每组数据都用点表示后,还应怎样才能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
)3、指导,示范后,学生自己完成折线图。
4、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上黑板完成折线图。
6、小结。
看一下,你们画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水温的一种怎样的变化。
学生:水受热时,开始温度上升得快,以后越来越慢,达到100度时,温度不再上升。 热水冷却时,开始温度下降得快,以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
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温的变化,了解了水温变化的规律,大家都学得很好,下节课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7 水温的变化。
三年级教案 第四周
笠翁对韵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培养对国学的喜爱。2.初步了解 笠翁对韵 的内涵及其朗朗上口的感觉。3.学会背诵经典内容。教学方法 朗诵法 解释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入。多 笠翁对韵 让学生谈感觉并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习 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 笠翁对韵 作何解释吗?翁 就...
三年级语文第四周教案
教学过程。语文园地二。教材简析 二次调整。围绕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以 讲名人故事 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习作是写熟悉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日积月...
三年级第四周周练
西湖 拉萨的天空 三年级 班姓名。1 看拼音,写词语。20 分 ch n j ng chu ng li n y n y ng sh ng d sh xi n r n x n y u r m i mi o f xi n m ng l ng 二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2分 山岭 l ng l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