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习作4苏教版 2019

发布 2020-11-23 23:11:28 阅读 8093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习作4苏教版(2014)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学习善于观察生活,领悟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感受习作的乐趣,激起习作的欲望。

2.学习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以《秋天的果园》为题,指导学生运用从例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习作,初步学会写自己观察过的一处秋景,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4.尝试习作,先打草稿,再运用反复朗读,修改习作;修改后誊抄在习作簿上。

教学重难点:重点:

1.读懂例文《山坡上》,学习善于观察生活,领悟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感受习作的乐趣。

2.以《秋天的果园》为题,学习观察并指导学生运用从例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习作,初步领悟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

难点:领悟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体验,大胆运用自己积累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激发习作的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2.重视对习作前的观察体验与积累的评价,评价学生观察的态度、方法及所积累相关词句的质量;重视学生对修改环节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诵读自己的作品并自主修改。

3.开展班级手抄报、习作评选活动,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与家长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的特点;走进秋天的果园,仔细观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感受果实的的特点,把自己观察到的以及感受与家长交流。有条件的,可以用手机、相机把自己喜爱的画面拍摄下来,也可以动手画一画。

2、自己或请家长收集描写秋天景物的优美词句,制作手抄报。教师准备:

1、阅读学生做的手抄报,了解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时时做好扩充。2、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选择一处景物——果园,收集或运用学生拍摄的相关**,按游玩顺序做好课件,为学生营造好习作环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这个季节的特点吗?

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开启他们思维,活跃他们情感;同时引导他们用积累。

的好词好句来表达。)

2.知道老师喜欢哪个季节吗?猜一猜,要说出喜欢的原因。生猜测。(激发学生乐趣,导入本课话题。)

3.引入话题: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多彩的,秋天代表收获。你能联系此次秋游(周二)中看到的或感受到的来说说你对“多彩”和“收获”的理解吗?

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树叶、菊花颜色等理解“秋的多彩”;从“田野里”、“果园里”谈谈“秋天代表收获”,从而多层面感受秋天的美;同时注重发言的层次,多把机会留给那些学困生或发言不积极的孩子。)

4.出示“习作4”要求。

生自由读,读后回答: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求?板书:一处秋景。

审题:“一处”,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我们可以写哪儿的秋景?

(教学生学会读题、审题。三年级的孩子初学习作,首先要教他们学会读题、审题,这是习作的第一步。)过渡:

刚才我们谈到秋景这么美,那怎么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小朋友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的。

二)借助例文,感知写法。

1.出示《山坡上》插图,生仔细观察图画,交流:这是一个小朋友把他自己看到的画了下来,这个小朋友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回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这个机会给学困生,因为内容浅显,同时,鼓励学生一气说出所有重点景物。)

2.再次观察图画,交流: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积累的词句描述一。

下吗?指生回答。(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按刚才指导的顺序描述;这个问题可放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3.读例文,悟写法。

1)学生自读例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2)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例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按怎样顺序写的?作者把图画中的景物全写出来了吗?

让学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条理,同时体会到文中的内容是自己观察到的主要事物或感兴趣的景物,从而让学生明白写文章要按一定顺序,要抓主要景物来写)

指生回答。板书:抓主要景物按观察顺序。

3)再读例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写美的?

为下面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作好铺垫。)(4)汇报交流:

读例文描写“草”的语句:a)出示语句,生自由读句子。b)交流: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草的?讨论交流。板书:高矮颜色不同方面。

c)讨论:除了从不同方面写,你认为还可怎样写?引导:比如,远看草地是什么样的?近看呢?生描述。

板书:不同角度。

引导学生知道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写,从而学习如何抓事物特点去描。

写。)d)再次读句子体会写法。读例文写“花”的语句:a)出示语句,生自由读句子。

b)交流: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花的呢?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讨论交流。板书:颜色名字香味大小。

引导学生补充例文,不仅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更能让他们学到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可以从自己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等多个方面观察、描写。)

c)再次读句子体会写法。

看板书小结:这两种景物都是静态的,作者抓住它们的颜色、高矮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描写。(板书:

抓特点)“习作3”中我们学过,写景物时,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要做到“有动有静”(板书:有动有静),现在我们读完了作者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哪儿是动态描写呢?

读例文最后两句。

a)出示语句,生自由读句子。

b)交流:作者都写了什么?这两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讨论交流。板书:蚂蚱蝴蝶。

不仅让学生领悟到写景物要抓特点,还领悟到不同景物,特点是不一样的。)

5)再读例文,交流:作者在描写时,除了写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板书:所见),还写出了什么?指生回答。板书:(所感)

讨论:通过读例文,你学到了哪些习作技巧?

生回答。师指板书小结写法:(1)抓住主要景物。(2)按照一定观察顺序。

3)抓景物特点有动有静有见有感。(三)确定选材,指导构思。

1.交流话题:本次秋游,你细细观赏了哪儿的景色?这些景色怎么样?

2.明确本班习作内容,展示小朋友课前拍摄的相关画面:水果是小朋友最爱吃的,秋天的果园也一定深得小朋友的喜爱。看,这是我班小朋友拍摄的秋天果园的美景,怎么样?

**小朋友拍摄的画面。我们今天就来写一写,好吗?

运用小朋友自己拍摄的画面,不仅激发他们习作热情,更能把学生带入习作情境。)

3.习作指导。

导入:我们枣庄,盛产水果,我们有山亭的“长红枣”、峄城的石榴、浏村的梨。相信不少小朋友也去过这些地方。

老师收集了小朋友的画面,做成了课件,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果园,看一看、感受一下好吗?

1)指导写总起句: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秋天的果园是什么样的吗?指生说,评议。

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各自拟写。(2)指导学生写“枣”,学习详写。

a)**枣树**——从整棵树到个体枣交流: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枣?生自由练说。指生说。

引导:当你刚走进果园,远远看到枝头挂满果实的枣树,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能描述一下吗?指生描述。

**课件,再次指生描述。

当你走近枣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课件,再次指生描述。

b)你能按观察顺序,完整地描述一下吗?

按游览顺序,把收集的枣树**做成课件**,既再现游览情景,又能帮学生理清观察、习作顺序,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还给予方法指导。)

3)指导学生写“石榴树”,学习详写。**石榴树**——从整棵树到几种形态的石榴交流:你打算怎样写石榴?生自由练说。指生说,评议。

问:看到这些石榴,你想吃吗?摘一个尝一尝,味道怎样?

师拿出一个石榴,剥开皮,展示给学生看,问:你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生回答。

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石榴分发给学生,生品尝,问: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指生回答。

果园里还有哪些果树呢?

4)出示梨、苹果等,学习略写。

出示**,你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果园里还有什么吗?生描述。

5)指导写动态:

在这瓜果飘香的园地里,会引来那些小动物呢?你喜欢它们吗?**课件,指生描述。

4.学生练说,要求:看板书,根据我们学习的习作方法组织语言;说时,可按老师教的方法,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两种果树进行详说,其余的略说。

5.指名说,评议。

本环节,首先帮学生确立一个话题,利于指导他们利用从例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习作;其次,当题目确立后,利用课件,既给学生展示生活场景,又帮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动笔、大胆习作。

1.请回顾刚才我们学习的过程,把你刚才练说的内容写下来。如果你对别处景色感兴趣,也可另选内容来写。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小声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学习积累语言。

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相关的优美词语、句子、段落:硕果累累瓜果飘香果香诱人津津有味。

1)果园里,苹果熟了,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树枝,好看极了!

2)苹果圆圆的,像小皮球一样大小,遍身平滑光亮。苹果皮有的是青青的,有的又红又青,也有的红透了。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a)学生读,思考这些句子美在**。b)借鉴或模仿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年级的孩子语言积累甚少,给他们提供一些词句,不仅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他们乐写欲望,而且能更好地落实读写结合,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技巧。)

3.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学困生,鼓励他们大胆习作,运用教师教的方法去写;同时,关注优秀生,鼓励他们创新地去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二课时。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动笔、大胆习作学生继续习作(五)作后修改。

1.组织学生尝试自已修改。

课件出示修改方法建议:一读,添一添,读读详写内容能否写得再具体、生动,;

二读,减一减,看看哪些语句啰嗦,把它变简洁;

三读,改一改,把用得不正确的字、词、句、标点进行修改;

四读,朗读出自己习作的色彩。

2.选取一篇中等以上的习作,进行展示修改。

展示:绘声绘色朗读自己的习作,说说自己习作中感觉好的方面;同学们来发现其习作的闪光处(内容、词句、结构、标点等)及感受。(这两种做法的意图是善于发现自己或别人习作中的优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敢于习作;此处教师要针对同学们的发现及时用合理的符号进行标注,引导学生用好批阅习作的符号。

)修改:同学们再读习作,他的这篇习作还有哪儿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哪儿修改以后会更精彩?

再读后,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感受,丰富习作。

引导学生按修改方法建议中的步骤逐步修改,落实修改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的好习惯;同样,要引导用好、用对修改符号。)

3.通过刚才对王鹏同学习作的修改,同学们一定对这次的习作也有更深的认识了吧。

1)同位间交换习作,阅读、欣赏、提出建议。

2)自己再次阅读自己的习作,针对同位提出的建议一进行合理的修改。(3)修改后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感受自己的习作。(六)誊写作文。

1.学习例文,誊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次提醒学生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占格正确。尤其是树立作品意识。)

2.学生誊写,鼓励认真。(七)评价、展示。

1.佳作欣赏,再次巩固本次习作要领a)出示,生自由读。

讨论交流。按习作指导时的步骤依次评价。

c)出示教师评语,生读。交流:老师的评价是否得当?生回答。

此环节的设计,一是通过读小朋友自己的优秀作品,能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习作要领;二是能学习如何评价习作。)

2.选择好的习作,粘贴在班级展示栏里;同时展示进步的习作,与该生上一篇习作进行比较。(既要关注习作质量高的学生,又要对进步生进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努力)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习作4苏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习作4苏教版 20 教学目标 1 对照插图,读懂例文 山坡上 学习善于观察生活,领悟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感受习作的乐趣,激起习作的欲望。2 学习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3 以 秋天的果园 为题,指导学生运用从例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习作,...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习作5苏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习作5苏教版 20 一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和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动物的特点及相关趣闻。2.学会正确处理各种资料,为写好习作服务。3.学会用第一人称准确 生动地介绍动物的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及有关趣闻。4.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如绘画 剪贴等,来描述动物吸引读者。5.能修改有明显错...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习作4苏教版 2019

新课标提出 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习作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 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 生活。在上 习作4 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