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9部编版 第四课答案

发布 2020-11-18 19:35:28 阅读 1748

第四课。

参***】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故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7.杨花、子规、明月。

8.示例:①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10.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解析: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作,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11.江面渌飞絮。

12.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游人如织,百花美丽动人,争相斗艳,使看花人目不暇接。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13.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14.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15.酒旆夕阳、两三航。

16.渔人晚归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7.示例:早晨,海面很平静,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把整个大海照得红彤彤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动,海鸥贴近海面快乐地飞翔。海水哗哗地冲上岸边,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下午,涨潮的时候,海面的景色可壮观了。银白的海浪一个紧接着一个向岸这边奔来。开始,浪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跳跃着。

过了一会儿,一米来高的大浪一个推着一个奔腾而来。海浪撞击在海边的礁石上,迸出碎玉般的浪花。游客们看了,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19部编版 第一单元1《春》教案

春 教案。一 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能够根据文中线索大致描绘景物描写的特点。2.学习并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3.通过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欣赏 品味语言的能力。4.通过对文中景物描写和实际对比,让同学多注重观察身边的景物,积累相关作文素材。二 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19部编版 第一单元1《春》教案

春 教案。一 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能够根据文中线索大致描绘景物描写的特点。2.学习并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3.通过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欣赏 品味语言的能力。4.通过对文中景物描写和实际对比,让同学多注重观察身边的景物,积累相关作文素材。二 教学...

人教版语文 2019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诅咒 zh u 笃志 d 曲肱 g ng 威慑 sh b.褪色 tu 搓捻 cu 绽开 zh n 尴尬 g c.菜畦 w 臃肿 zh n 蝉蜕 tu 斑蝥 m o d.秕谷 b 黑痣 zh 时辰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