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发布 2020-11-14 15:59:28 阅读 7615

三维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1、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以寻求规律。

2、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解题指导法,启发式。师提问与总结相结合。

课时划分:(3课时)

1、 积累与运用,文学常识。(1课时)。

2、 文言文重点默写及字词积累(1课时)。

3、 作文(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 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作文的选材立意。

主备人:陈彩玲参备人:欧阳宏静、叶红、焦燕、田亚琳、刘丽、龙淑梅。

教学过程:一、文学常识。

1.《邓稼先》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诗人。诗歌名篇《老马》《有的人》深受读者喜爱。

3.《**巨人贝多芬》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等文集。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的朋友》,短篇**《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5.《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6.《资治通鉴》是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费19年工夫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2024年间的史事。书名为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所定。

“资治通鉴”意为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历史借鉴。

二、字音字形。

1.正音字。

2.形近字。

3.多音字。

三、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纠纷:交错在一起。

曛:昏黄。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弥高:更高。弥,更加。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接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重荷:过重的负荷。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尽力去做,一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完全有资格接受某种称号或荣誉等,没有可愧疚的地方。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不见天日:看不见青天和太阳,比喻社会黑暗,没有法律和公正。

忘乎所以:因激动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

四、文言文。

1、(《孙权劝学》文下的注释及课文翻译)

2、作品理解: 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4、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2).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5、成语。

1).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2).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6、掌握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关心爱护要求却很严格,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吴国名将。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进步十分高兴。

7、内容理解:

1、本文记述了两件事:(1)孙权劝学,吕蒙就学;(2)鲁肃叹学,结友而别。

2、孙权是怎样劝学的?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首先向吕蒙提出了学习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又指出学习的可能性。可看出孙权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善劝。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写出鲁肃为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而惊叹,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识之晚乎”写出:吕蒙为自己才略的长进之快之大而坦然自得。

8、理解解答。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4)思考: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5)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6)“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晚春》优质课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通过品味语言 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描绘的内容。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揣摩诗的表现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树立自强 自信的生活态度。教学重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揣摩诗的表现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树立自强 自信的生活态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少年中国说 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文 少年中国说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五大环节。一 说教材。本文写于作者流亡日本初期的1900年。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 老大帝国 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都是保守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学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课外古诗词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2 读读背背,积累古诗。3 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学习过程 一 作者导知。王维,是 时期的著名诗人,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他是唐代 派的代表。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 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竹里馆 是唐代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