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教学反思。
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分巧克力”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一半可以用1/2表示”,并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与描述活动,理解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许多操作活动,希望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新知识。课堂伊始,通过“分巧克力”这一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两个正方形与一个圆形,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一半”,为什么要用“一半”来表示,进而思考可以用什么办法表示“一半”,从而给学生渗透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说出1/2表示的意义,并且举出反例说明不平均分的话不能用1/2来表示,加强学生认识分数应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分数”环节,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几分之几),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在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后,让学生尝试写分数。最后通过分数的历史与生活中的分数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更进一步去理解分数,应用分数。
从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
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继续改进学习:
1、要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确性。
数学课堂,特别是类似这样的活动课堂,教师语言的精确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指令不够清晰,那学生就很难按教师的要求去做,那课堂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虽然在课前,我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且对自己要说的话都做了详细的准备,但因为自己课堂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加上有点紧张,所以自己的课堂表达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这节课留给我的第一个思考就是: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意思地训练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的精确性。
2、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即使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活动,但如果是由不同的教师去组织,去实施,很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样,除了存在部分客观原因外,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例如这节课中的许多活动,没有能调动所有的孩子们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活动很多都是形式化,学生没有真正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己的驾驭能力不够,对于时间的掌握也是存在问题。
3、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表达的完整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也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行程的一个关键,这节课,我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表述分数表示的意义,学生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分一分二》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的组织教学程序,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的兴趣,努力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性学习为基础,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例如:当学生只有把9个小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这一种分法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能把这9个小正方形怎么平均分,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分数的意义,并能逐步完整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也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参与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面对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表述不清楚或不完整时,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应该让学生完整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听一听问题出在哪,在经过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想法,让他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收获最大的是学生回答的问题使我意想不到,不是我牵着学生走,所以我感到课越上越兴奋,学生主宰着我的发挥,我感到不是在讲公开课,不是在比赛,而是实实在在的考验我驾御课堂的能力,我对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基本上还比较满意。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我只是个引导者。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设计的一个环节上有些失误。2、做练习时全体学生动笔有些少。
3、时间不够了,没能很好的总结。
比大小【课后反思】
在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小于10);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初步认识分数。本课时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其实,在本课的教学中蕴涵着三种分数比较的方法,即三种比较模式。
1、看图比较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采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个的模式中包含三个比较环节:
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教材给出的教学情景的目的也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所以我把例题交给学生自主**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看到的图形,想到的理由进行交流。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分数大小想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理由,然后根据分数的概念得出结论。在**比较中,注意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同分母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这一部分不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激励,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推理,归纳。
3、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较”的模式在这里,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推理,最后归纳出: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小;分子是1(分母相同),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的法则。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课以“小熊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 ,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教学中学生首先拿出圆形纸,先独立探索然后同桌互相讨论,寻求答案。然后教师课件演示,这时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过程。最后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进一步让学生解释算理。
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在本课的教学中使我感受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所教学的是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学习,教材中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如在证明2/8+3/8是否等于5/8的环节里,我让学生在纸片上“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 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我在课堂开始就创设小熊、大熊吃西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从课堂效果上来看,还是不错的。然而在本节课中我错失了一次可以精彩的机会。
在课堂动手操作证明的过程中,有一学生拿了一张长方形纸片,并把该纸片折成16份,涂出其中的2份表示2/8。我并没有让该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把它改正过来,而只是说:“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学生的想法吧!”。课后,我想了想,发现这个处理不够妥当。
正如一些名师所说:没有问题的课堂是大的问题。课堂就是个给学生提供创造错误,并且改正错误的场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好老师。
这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把握课堂生成的必要性。我想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吧。
新课标北师大版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新课标北师大版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比大小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 掌握...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 认识分数 的第一课时。二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操作 整理 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 会用折纸 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 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 上 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一 我会填。1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 条边长的总和。2 给一个边长20分米的正方形桌布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总长是 分米。二 找准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在下面的图形中,有周长。a.b.c.d.2 图形的周长是 a.b.c.d.3 如图,每两点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