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62课时。
设计教师:陈兆卿。
任教班级:五年级。
一、二班。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设计教师:陈兆卿。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二)数学思考。
1.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2.运用分数加减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研究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再次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4、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统计图;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可能性;数学与生活、数学综合运用等。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分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混合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正负数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计其运算的基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
分数的加减法主要学习了公倍数与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后面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设计调查表和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两个单元,引导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用所学的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安排了“有趣的溶解现象”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物质存在状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和优选法(挑次品),增强学生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掌握挑次品的一般策略。
三、课程实施。
1.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会教材对学习方式的引领。
本册教材仍旧是按照“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模块进行编写的,表现在教材上为:信息窗——合作探索——自主练习、。这种模块式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对学习方式的引领,就是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
教学是要深入的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教材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如统计的教学,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做图,要上成一个小课题研究课,要切实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使其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即经历“从专题的确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的过程。
2.恰当确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过多。
教材中很多信息窗的后面都设计了多个例题,这些例题并非要求1课时完成,到底一节课学习那些内容,通常由以下两个方面来额定:一是数学知识本身的繁简程度,而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所以建议教师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的确定学习内容,避免内容过多,课堂上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
如“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为了实现知识上的更紧密的联系,我们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约分之前,对学生而言,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初步的技能,需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所以每节课安排的内容不宜过多,应把技能的形成练习作为重点。
3.树立单元教学思想,重点章节重点用力。
一册教材有多个单元,一个单元有多个信息窗,一个信息窗有多个例题,教学时怎么办?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注意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时切不可凭君用力,要抓重点章节,抓重点例题,对这些核心的知识点,要从课时、精力、训练量上进行重点投入。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是本册教材的又一特点,因此,教学是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即“经历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剖——归纳概括总结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这一首尾相接的全过程。
四、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85分以上为优秀;70-84为良好;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评优评先的资格,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青岛版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教师 泰山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授课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背景。一方面努力体现教材观 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教材具有创新 实用 开放的特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李四季。学校名称 张湾王王万岭小学。科目名称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开发教师 李四季。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课时 60课时。日期 2012.02 一 课程目标。1 数与代数。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 小数的互化,能够...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 数学 下册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二版。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课时 72课时 义务教育 设计者 王珍 郑东新区龙子湖第二小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 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