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7松鼠

发布 2020-11-07 19:43:28 阅读 3022

17松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和特点。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2.多**展示有关松鼠的**和资料信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种小动物。3.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总起句,梳理课文结构,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懂得人与自然万物应自由共生、和谐相处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习性和特点。

2.抓住文章的总起句,梳理课文结构,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像鼠却又尾巴大,家里从来没有它,机敏矫健又乖巧,爬树摘果本领大。这就是森林里的小精灵——松鼠。松鼠漂亮乖巧,聪明伶俐,还很爱干净,你一定会喜欢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更多的关于松鼠的知识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鼠”,后鼻音“玲、珑”。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鼠”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理解;学习“滑、狭”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玲、珑”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对比识字示例:

玲(玲珑)—冷(冷水)—铃(风铃)珑(玲珑)—拢(合拢)—胧(朦胧)(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

鼠”上部“臼”要写得略扁,下部间隔均匀,斜钩舒展。

玲”左部末笔的斜提与右部撇画注意迎让,捺画舒展,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下方。“珑”左部末笔的斜提与右部撇画注意迎让,竖弯钩要写得饱满。“滑”右上部两横折间隔均匀,“冖”要包住下部。

狭”左部“犭”的弯钩要写得弯中求正,右边竖撇贯穿上下。易错提示:

鼠”上部是“臼”,不要写成“白”。“玲”右部是“令”,不要写成“今”。“珑”右部是“龙”,不要写成“尤”。(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

马:驯(温驯)—驰(奔驰)—驶(行驶)(4)多音字。

zā:扎裤脚一扎干草。

扎zhā:扎针安营扎寨zhá:挣扎qiǎng:勉强。

ng:强壮强qiájiàng:倔强。

5)重点词语释义。乖巧:机灵。驯良:和顺善良。矫健:强壮有力。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强词夺理。身强力壮。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什么?

明确:全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

先概括出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爱的小动物,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部分(2):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驯良。

第三部分):写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第四部分(5):

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干净的生活习性。

2.课文描写了松鼠的哪些特点?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明确:课文写了松鼠漂亮、乖巧、驯良的特点。

1)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表现它漂亮的外形特征。(2)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和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两方面表现它驯良的性格特点。(3)从反应、行动以及搭窝等方面表现它乖巧的行为特征。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读完课文,大家是不是感觉眼前有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正蹦蹦跳跳地朝我们跑来。小松鼠是多么的惹人喜爱啊!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怎样介绍小松鼠的吧!

同学们课下要多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积累优美的语言。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松鼠清秀玲珑歇凉鸟窝光滑捡拾狭窄勉强梳理2.导入新课:课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将松鼠的习性、特点介绍得非常生动形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课文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概括介绍了松鼠的特征,起统领全文的作用。2.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写得具体又形象的?

明确:作者用“清秀”这个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可见松鼠长得很好看;用“闪闪发光”形容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帽缨形的美丽尾巴”让人充满想象,给人以美感;“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尾巴的奇特之处。然后又用动作描写来展示松鼠吃食物时的动作,“像人们用手一样”表现出松鼠的可爱、乖巧。

3.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说明了松鼠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介绍了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说明了松鼠驯良的特点。

4.阅读第自然段,回答问题。(1)第3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哪些特点?

明确:第二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只要……就……”表现了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跑”“躲”

逃”等动词表现了松鼠对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凸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特点。第。

三、四句再次使用了动作描写,“小跳”“连蹦带跑”写出松鼠动作的轻快灵巧,“一忽儿”写出松鼠动作的敏捷。第。

五、六句用了细节描写,描写了松鼠储存食物、寻找食物的经过,表现了松鼠的聪明可爱。

2)第4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介绍松鼠搭窝的经过的?表现了松鼠窝怎样的特点?明确:

采用“先……再……然后……”的句子形式,同时运用多个动词“搬”“放”“编扎”“挤”“踏”写出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表现了松鼠窝干净、暖和、宽敞、坚实、舒适、安全的特点。

5.从第5自然段“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一句可以看出松鼠的什么特点?明确:“光光溜溜”“干干净净”两个词语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松鼠》是一篇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艺说明文,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的描写为手段,介绍了可爱的小松鼠。其实,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还有很多和松鼠一样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它们都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员。让我们珍爱自然,珍爱生命,与它们和睦相处,并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吧!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聪明伶俐松鼠行为特征——乖巧惹人喜爱。

生活习性——洁净。

交流平台。教师点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讲述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除了课本上呈现出来的,还有其他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初试身手。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示例:我的写字台上,有盏精致的小台灯。台灯有一尺多高,看上去真是玲珑雅致,美观大方。

这是爸爸出差时买回来的。它的灯座是绿色的,接近灯座凸起的地方,凿了一个圆洞,电线就从这儿穿进去。灯头、灯杆粗细适中,色彩调和雅致,造型雍容大方。

灯杆上雕刻着两条鱼,上面的一条鱼,眼睛望着远处,像是在看着什么东西,思考着什么问题;下面一条鱼,眼睛望着它的伙伴,好像在问:“你看见什么,能告诉我吗?”小台灯发出美妙的、柔和的绿色光线。

灯罩边上有用绸子扎过的花边,罩面上有四幅优美的图画,其中一幅是翠竹,竹节粗壮,叶绿枝繁,让人一看顿时觉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其他三幅是花鸟画,这些花姿态美丽,鲜艳夺目,为台灯增添了不少色彩。这盏小台灯静静地蹲在写字台上,为我照明。

教师点拨:这一片段运用了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写出了台灯玲珑雅致,美观大方的特点。

2.如果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把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后,语言更简练,内容更客观准确,抒情性较弱。

习作例文鲸。

原文见教材p72)

一、例文**。

1.对照批注和文章内容,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列数字)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分类别)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文章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3.“近四十吨”“约十七米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近”“约”表示此处的数字是概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写法借鉴。

1.巧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本文在说明鲸的形体特点时,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一句,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一百六十吨、两吨”的数字说明鲸不是一般的重。

再如“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一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大象与鲸相比,形象地突出了鲸的大。我们在写作说明文的过程中,也要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说明对象的特征写得更形象、更准确。

2.结构清楚,条理明晰。本文从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这四个角度介绍了鲸,生活习性又包括了进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第4~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其中一个方面,行文思路十分清晰。

3.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本文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抓住了鲸“大、重、长”的特点,而且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这些比较抽象的特点写得具体可感。我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来写,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风向袋的制作。

原文见教材p73)

一、例文**。

1.说说文章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过程。2.制作风向袋需要哪些步骤?

第一,准备材料和工具;第二,缝制口袋;第三,打结实的绳结;第四,做自由滑动的细铁丝圈,用塑料绳把缝制的口袋固定在细铁丝圈上。

二、写法借鉴。

运用顺序词,条理清楚地介绍步骤。在本文中,作者运用“第一”“第二”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条理清楚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且能够按照步骤去制作。我们在说明事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按照一定的条理来写,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7松鼠 教案

17 松鼠。1.会认 驯 矫 歇 等8个生字,会写 鼠 秀 玲 珑 等11个字,正确读写 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珑 等13个词语。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准确的说...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松鼠人教 部编版

17 松鼠。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 科学性 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 又称科学小品 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 表达方法 语言风格等方面与 太阳 一课有很大不同。文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 性格和行动,采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

五年级语文上册10 松鼠教案

杭州市萧山区阳光学校。课时授课计划。主备人 于景兰年级 五学科 语文 课题。松鼠 教学设计。第10课略读 共2 教时。课时。教学。目标。认识 个生字。正确读记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机警 玲珑 躲藏 追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狭窄 勉强 遮蔽 等词语。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