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乡愁余光中

发布 2020-11-07 08:10:28 阅读 3184

3乡愁余光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读准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的热情,深入分析,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诗歌,深度解读诗歌。

3.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等方式,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难点:调动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理解体会“乡愁”,并能迁移模仿,掌握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乡愁又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常新的主题。许多诗人都曾表达过那最让人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思乡之情。如: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种情愫还演变成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隔千年,历久弥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2023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代表作品有诗集《白玉苦瓜》、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散文善于利用音律与节奏来做文章,创造各种各样的既能切合物、景、情,又能充分展示主体的心情意绪和情感激流的艺术节奏,或跌宕起伏,或流畅自然,或宛转缠绵。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2.写作背景。

2023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首诗就是后来被海内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看屏幕,认真听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让学生**《乡愁》动画〕

2.教师强调朗读的情感、节奏与重音。(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明确:忧郁深沉。

2)朗读这首诗时,在语速、节奏和音节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明确:语速要放缓慢一点,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感情要层层递进。第三节的“啊”这里要变音,读作“呀(yɑ)”因为当“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是“ɑ、o、e、i、ü”时,“啊(ɑ)就要读成“呀(yɑ)”母亲在里头”中的“头”要读轻声。

3.让学生边试读边画出节奏与重音。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点名朗读,全班齐读。

5.整体感知,明确以下问题: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明确: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诗人借助了四个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离绪。

一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这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往往的船票。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到后来,时空的阻隔使“我”与母亲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这里悲剧气氛加重。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和祖国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

作者的乡愁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它的内涵和境界,随着作者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地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步骤二:分析课文,层层紧扣。

1.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2.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明确:如果去掉第四节,本诗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普遍的家国之思。

3.本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把对母亲、妻子和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4.本诗的结构美和**美体现在**?

明确:①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②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出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四、课堂小结。

乡愁》是一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诗歌中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五、拓展延伸。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说说二者之间的异同。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明确:同:

这两首诗的作者有着相似的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奔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余光中在诗中把乡愁比喻为四种具体的事物,席慕蓉在诗中用“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无法消解的乡愁和怀恋情感。两首诗在结构方面都按时间的推移写出乡愁,结构严谨。

余诗中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席诗中“有月亮的晚上”“挥手别离”“别离后”这些表现时间的词像一条线贯串全诗,流露出深切的愁思。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乡愁,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但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席诗则形散神不散。

附:板书设计。

小时候邮票小小——母子分离长大后船票窄窄——夫妻分离。

乡愁。后来坟墓矮矮——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浅浅——游子与大陆分离。

课后反思◇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串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每节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美,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由于课时原因,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讨论时间,课堂趣味性不足。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10 岳阳楼记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文 言 并蒂开,忧乐入情怀 初中语文 岳阳楼记 说课稿。一 说教材。岳阳楼记 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的第一篇。文辞具美 骈散结合。作者范仲淹以洗练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表达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

乡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 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3 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 学习的能力。4 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5 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6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教学重点难点 1 反复诵读诗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故乡。学习目标 1 能梳理 情节,找出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2 能结合 反映的时代,分析造 物命运的原因,文章的主题。课堂学习 第一块 检查预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 每个人对自己的故乡总是很亲切的,你心目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呢?学习自由谈论。2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