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发布 2020-11-07 06:00:28 阅读 5093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堕( )丫杈寂mqiáo cujué (别

荡yàng( )嫌恶( )笑柄( )可b惊huáng

sè( 缩 nüè(杀宽shù( 什( )物 huǎng( )然大悟

苦心孤yì( 条纹( )吐蕾( )羚( )羊 mǒ( 眼泪 zuàn( )着 pēng pēng寒颤( )伤b脸jiá( 裤dōu( )

nèn( )芽 shà( 时拆( )散水波lín lín( )各得qí( 所 áo( )过分qnì( 笑嗅( )罗摩yǎn( )那花bàn( )dǎo( )告笑xī x并dhàndàn

qī( 斜 yìn b柳絮( )雪骤( )pái huái

二、词语解释。

不可抗拒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形影不离:

合二而一各得其所:

三、区别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逮俩( )藏( )颤。

抹塞恶禁。四、解释句中斜体的词。

俄而雪骤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五、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六、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大的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风筝选自散文诗集。

2、泰戈尔 (国家)作家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长篇**。

3、冰心原名现代散文家诗集。

七、课文内容填空。

1、当你沐浴后,湿发穿过走到你会却不知道。

2、半夜里听见早起是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瓣儿梗上和几根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今晨却。

3、母亲啊。

4、《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父亲朋友的两点错误是。

5、默写《如梦令6、默写《观书有感。

八、完成下面文言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

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毁弃。⑤既:

已经。⑥汝:你。

⑦遂:于是,就。⑧班军:

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5.(1)抛弃他(2)离开(3)病6.(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侵入讲道义的地方。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

(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

duò chà 寞憔悴诀。

漾wù bǐng 鄙惶。

瑟虐恕 shí 恍。

诣 wén lěi líng 抹攥。

怦 zhàn 疤颊兜。

嫩霎 chāi 粼粼其。

熬祷嘻嘻蒂菡萏。

攲荫蔽 xù zhòu 徘徊。

1、不可抗拒: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2、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突然明白过来。

3、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4、形影不离:时时刻刻在一起,表明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感情深厚。

5、合二而一:两个人亲密无间,像一个人一样。

6、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恰当位置。

1、不久、一会儿 2、差不多可以比拟。

3、约定4、离开5、通“否”6、丢下、弃。

7、拉8、回头看。

1、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2、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3、到了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义;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坟》《且介亭杂文》《野草》

2、印度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吉檀迦利》《新月集》 《沉船》

3、谢婉莹诗人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

荀巨伯远看友人,值胡贼攻郡,

汉桓帝时颍川人。 ⑵适逢。⑶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

友人语⑷巨伯曰:“吾今死矣,子⑸可。

yù,对……说。 ⑸尊称,相当于“您”。

巨伯曰:“远来相视⑹子令吾去;败义⑺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看望你。 ⑺败坏道义。

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⑻尽空,汝⑼何男子,而敢独止⑽?”

整个。 ⑼你。 ⑽止:停留不走。独止:一个人留下。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⑾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丢下、抛弃。

贼相谓⑿曰:“我辈无义⒀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相互议论。 ⒀不懂道义, ,

遂班军⒁而还,一郡并获全⒂ 。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2 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文言词语。过程和方法 对本单元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关爱动物,珍视生命。复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 请将本单元课后 读读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 韵味美。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内容。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 韵味美。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学案

21 风筝 学案。设计人 白宗梅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 个性的发展需要宽容的对待。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2.感悟亲情的含义 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3.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学习过程。一 基础知识 1 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 词,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