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赤壁之战 1

发布 2020-11-03 18:23:28 阅读 1410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1)

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给段落分层的能力。

3、理解本课调兵遣将、自不量力、不计其数等重点词。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计策的依据及实施火攻计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败于仅三万的周瑜的军队。

教学准备:多**辅助教学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曹、周两军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现文章结构。

提问:一)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样做的呢?随课文理解夺取、调兵遣将的意思。

二)双方作战的兵力又怎样呢?(板书:3万,80万)

二、学习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战前他们各自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带着这个总是齐读课文第二段,学生读后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

继续追问:(1)曹操为什么铁索连船?这样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火攻)

三、学习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军分哪几步?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划分层次用/线表示,并用简短语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逐步展示:写信诈降、乘风行船、火烧曹船、曹军大败。

二)学习第一层。

展示黄盖给曹操写信的内容(个人读)

引导学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从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准备用火攻攻打曹军为什么还要写信诈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实现,还需要什么自然条件?(东南风)

三)学习第二层。

展示两军对阵图体现东南风对火攻的作用。

思考讨论:1、课文中哪几处写到东南风?(用线在文中标出)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先让同座学生交流,再请一位学生到屏幕前用教棒叙述)

2、东吴乘风而来的船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大组讨论,允许争论)

分析比较句子:

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里面是芦苇,附问题: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船里面是芦苇,而要写船里装的不是士兵,不是粮食而是芦苇,四)学习第。三、四层。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激烈战斗的意境之中。

这时候,黄盖的二十条火船,乘着东南风,驶进了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正象黄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猛,势不可挡。同学们想不想看这精彩的战争场面?

2、**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段,把火烧曹船、曹军大败的精彩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多**演示,师生共同**)

问学生:从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①找出课文。

三、四层中写火势旺盛的句子,为了说明火势旺盛,哪些字词写得好?(重点体会都、封、窜)

三、四层中哪些句子写曹军大败的呢?哪些词语写得好?(重点体会不计其数、丢盔弃甲)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由字词句子段落,读出火势旺盛的壮观场面,读出曹军溃不成军的惨残情景,体会字词对句子的表现作用。

朗读方式:由个人读到分组读(或集体朗读)

四、总结。提问:东吴仅三万人,为什么能打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板书:胜、败、知己知彼、骄傲轻敌)

五、课堂练习(略)多**展示。

六、结束语。

赤壁之战周瑜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请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赤壁之战 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赤壁之战 2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率领 调兵遣将 计策 波浪滔天 眺望 缆绳 硫磺 不计其数 丢盔弃甲等词语。2 初步读懂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

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 知识教学点。1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 率领 相持 计策 失信 眺望 波浪滔天 自不量力 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等词语的意思。2 理解课文内容,懂5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3 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 能力训练点。1 培...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1

1 读通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调兵遣将 相持 计策 自不量力 丢盔弃甲等词语地意思,初步尝试缩写和改编课文。2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赤壁之战的战争意义和历史意义。3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能有目的地进行拓展阅读,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缩写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赤壁之战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