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1.制作多**课件;
2.熟读课文;
3.尝试翻译课文。
1. 背诵。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文导入: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
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2.作者简介:
1)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2)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3.背景简介: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
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标记生词。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字读音:
chú hè wèi lángchán niàng
滁壑蔚琅潺酿。
hugōulyǔ lǚ xié lièliè
晦伛偻佝偻携清洌凛冽
gōngyì smíngyáozhé
觥翳野蔌暝山肴辄。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阅读,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错读,不断读,不漏读。
二)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ppt展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自由朗读1——2节,边读边理解大意。
4.齐读1——2节。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本文第一节中,作者采用什么顺序来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的?
2.联系课文第一节最后两句话和下文内容,想想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的?
3.在描写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时又采用了什么顺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教师做最后的点拨:
明确:1.空间顺序。
2.乐,定下了本文的抒情基调,是本文的线索。
3.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采用时间顺序,作者先写朝暮变化之美,然后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个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物点的景物,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
五、课堂练习:
1.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时著名的家, 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是。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文中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六、课堂总结: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七、作业布置:
1.把握重点文言字词,背诵1——2节。
2.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
1.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第。
一、二段;2.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醉翁亭的美景,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领略文中的人欢。
二、深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段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ppt展示)
1.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3.自由朗读3——4节,边读边理解大意。
4.齐读3——4节。
三、合作**、解决疑难:
读课文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第三节为何描写“滁人游”?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3.太守“颓然乎其间”是太守贪杯喝多了吗?你是如何理解太守的醉的?
4.课文最后一节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请你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最后又是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1.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a卷 满分100分 1 基础知识及应用 共30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 嗔怒 ch n 朴刀 p 恁地 n n 兀的 w b 佯问 y ng 麾下 m 聒噪 gu绾结 w n c 绰刀 chu 惑乱 hu 腆着 ti n 拙病 zhu d 商酌 zhu 腻烦 n 避讳 h...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课改实验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 语文积累。23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2分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 一篇美文,可以让你在失意烦恼时感到心旷神怡 即使是一则短小寓言,也可以让你在迷w ng时眼前一...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怀疑与学问 谈创造性思维 创造宣言 四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都带有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是一篇驳 从两方面批驳了对方的错误论调,最后作出结论。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伦镇缜密。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