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发布 2020-11-03 09:46:28 阅读 7292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

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1.制作多**课件;

2.熟读课文;

3.尝试翻译课文。

1. 背诵。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文导入。

ppt展示三大名楼及另外两大名楼:蓬莱阁、鹳雀楼的**,《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2.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3.体裁简介。

复习“记”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核舟记》等。

4.背景简介。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他其实没有去过岳阳),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标记生词。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3.注意下列划线字读音:

谪守zh属予zhǔ

浩浩汤汤shāng霪雨yín

霏霏fēi樯倾qiáng

楫摧j朝晖huī

岸芷zh汀兰tīng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阅读,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错读,不断读,不漏读。

二)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段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ppt展示)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谪:封建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越:到具:同“俱”,全,皆。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4.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我作文:写文章;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夫:那胜:优美状:景象;

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洞庭湖)包含着远方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衔:包含际涯:边际; 汤汤:水流大而急;

7.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晖:日光气象:景象;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则:就是观:景象,风光;

9.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备:完全,详尽。

10.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向南极:到达;

1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被降职远调的**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迁客: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会:聚会。

1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得无……乎:可能……吧。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解读:第一部分。

1)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思考:1.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

明确:宋仁宗庆历五年(2024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贬放邓州(今河南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2.这段文字前两句写了什么?第三句写了什么?第四句写了什么?

明确:前两句写重修的背景;第三句概括了重修时的盛况;第四句交待了写作缘由。

3.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 领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二)解读:第二部分(2-4)中的第2段:概括描绘洞庭湖的全景。

思考: 1.找出课文中一句总写概述岳阳楼的美景,并点明写景对象——洞庭湖。

明确: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总写)。

2.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空间角度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

3.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 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时间角度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总写:巴陵胜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五、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岸芷( )汀( )兰。

浩浩汤汤( )宠辱偕( )忘。

谪( )守嗟( )夫。

霪( )雨霏霏。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薄暮冥冥___

然则北通巫峡___

春和景明___

此镇岳阳楼之大观也___

增其旧制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

百废具兴___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

六、课堂总结。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七、作业布置。

1.整理课文第。

一、二段的翻译。

2.归纳文中的重点诗词和虚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

1.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第。

一、二段;2.解释重点的词语或句子。

岳阳楼的景致宏大而又气象万千。它的早晚景致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深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段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ppt展示)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

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繁密的样子开:放晴。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

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日月星辰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

耀:光辉潜:隐没。

4.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行:通行倾:倒下摧:折断。

5.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去:离开;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极:到极点;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练习

20 创造宣言。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和谐 xi 懦夫 nu 豢养 hu n 曾参 z ng b 遁词 d n 灌溉 g i 烟囱 c ng 鲁钝 d n c 创造 chu ng 中伤 zh ng 崇拜 ch ng 屋檐 y n d 镰刀 li n 塑像 su 铺子 b 玄奘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 1

20 创造宣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3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练习新人教版

20 创造宣言。名校讲坛。一 知识链接。宣言 是一种演讲词,它文辞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宣言是一种很正式的文体,是国家或政治团体用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纲领和重大问题的立场。在教育家中,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并不多见。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创造教育非常重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