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
教学目标: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小草中的发现》,联系习作要求,领会如何把生活中的新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的方法。
2.根据习作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时间、地点、发现什么及样子)。
3.习作后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文通句顺,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难点:
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2.读懂例文《小草中的发现》,领会认真细致地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3.在评价中提升学生的欣赏和写作能力,学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新的发现。
教师:预习单、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考一考大家“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哪位同学来猜一猜?(眼睛)
2.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作用?(观察、情感交流---
3.拿出预习单,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4.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谁来读一读呀?
二)借助例文,感知写法。
出示要求:自由轻声读例文,看看刘常宁同学是发现了什么、又是如何细致的写出他的发现。
1.学生自读。
2.找两位学生读例文。(纠正错误的字音:例li不是lie)
3.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4.教师**课件小结:小作者发现了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子。(板书:
土细沙)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像电视机上的天线。(板书:触须电视天线)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
5.总结:文中的小作者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联想呢!他把一粒粒的新土比作了什么?
把甲虫那长长的须比作了什么?正是由于小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形象、有趣,小朋友在写作文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
三)、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交流预习单,拿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参与倾听 )
2.说一说:你的发现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找生交流,互相评议。
指。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
4.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四)、讨论写作内容。
1.我们还可以说关于哪方面的发现?(****:神奇的大自然、可爱的小动物、校园、校外 )
2.刚才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想写成作文的内容。在小组内和同学具体说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动笔习作、大胆习作。
1.请大家静下心来。开始动笔写作,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小声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悄悄小声指导,保持教室的安静。
第二课时。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动笔习作、大胆习作。
学生继续习作。
六)作后修改。
1.欣赏习作。
(1)教师展示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七)、誊写“发现”,配画插图。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
板书设计:习作三。
神奇的大自然。
土粒---细沙可爱的小动物。
发现想象校园活动。
触须---电视天线校外活动。
附《习作三》预习单:
速写发现。师:按照要求快速回想,将答案立即写在纸上。
1.今天你有哪些发现?能写几条写几条?
2.一星期前有哪些发现?仔细想想看,想好了再写。
3.一个月前有哪些发现?动动脑,使劲地想,肯定能想出一二条来。
4.一年前你有哪些发现?拍拍脑袋,拼命地想,你肯定会高高地写下自己的发现。
看看自己所写的一条条发现,你发现到什么?
教后反思:习作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三篇习作。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朴实的语言细致的庙会生活中的发现。
成功之处:1.提前让学生进行观察,以例文为凭借,以组织习作展示活动为依托,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多元评价学生的表现,树立习作的信心,培养习作的兴趣。
2.注重留心观察生活从例文入手,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积累习作素材。
3.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尽量减少习作内容对学生的束缚,把对习作成文质量的评价放在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以及把自己的点滴体会、一点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不足之处:1.大多数学生有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写出来,人云亦云的现象较多,模仿别人的较多。
2.评改环节,还是不能主动认真的去修改作文,往往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还要坚持训练。
使用建议: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尽量写出自己所发现得不同之处即可,将生活体验与习作及时链接,降低习作的难度,通过鼓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孩子习作的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
习作三。教学目标 1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 小草中的发现 联系习作要求,领会如何把生活中的新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的方法。2 根据习作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 时间 地点 发现什么及样子 3.习作后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文通句顺,书写规范 整洁。教学重点 难点 例文引路,引导...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
5 总结 文中的小作者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联想呢!他把一粒粒的新土比作了什么?把甲虫那长长的须比作了什么?正是由于小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 形象 有趣,小朋友在写作文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三 各抒己见,细说 发现 1.交流预习单,拿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2苏教版
习作3习作3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3篇习作。借刘常宁同学的 小草中的发现 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一 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