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发布 2020-11-01 17:40:28 阅读 8551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1、光的行进2、照镜子3、研究透镜4、七色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凹透镜、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凸、凹透镜的区别。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会做小孔成像盒。能用语言和简**释小孔成倒像的原因。

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学会制作望远镜。

学会制作彩虹,并能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的品格。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折射现象。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教学难点:

能画**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制作简易潜望镜,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课时分配:第1课:一课时第2课:一课时第3课:一课时第4课:一课时。

第一课光的行进。

课题:光的行进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5、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6、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7、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8、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9、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具准备:

教师:手电筒、小孔纸板学生:记录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导学过程:

一、寻趣——情境引入确定自主**内容二次修改(红色)

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二、激趣——自主学习合作共生。

一)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

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

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二)**光是怎样行进的。

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

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

8.学生小组活动。9.学生小组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

△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三、升趣——交流评价点拨提升。

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

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四、展趣——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光是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3、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4、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光源有和常见的人造光源有和等等。

5、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6、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7、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8.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10、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五、延趣——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

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

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课本p16)

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

第二课照镜子。

课题:照镜子教、学目标: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能描述**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6、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8、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9、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的乐趣;10、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具准备:

教师:镜子、表面光滑的物体学生:小镜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导学过程:

一、寻趣——情境引入确定自主**内容二次修改(红色)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激趣——自主学习合作共生。

一)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5、谈话:

说说有什么新发现。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二)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三、升趣——交流评价点拨提升。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我们发现了:凹面镜成像是倒立的。玩凸面镜,我们发现了:

凸面镜成像是正立的。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4、谈话:

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四、展趣——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1、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有和。

2、我们早上起来照镜子时所成的像是像。3、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4、简述凸面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及原因。

五、延趣——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第三课研究透镜。

课题:研究透镜教、学目标: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2、尝试制作望远镜。

3、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4、了解凸透镜的应用;5、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6、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7、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8、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凹凸镜片、水杯、老花镜、放大镜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时间:

一课时。导学过程:

一、寻趣——情境引入确定自主**内容二次修改(红色)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②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小组活动:每生一个吸管(筷子也行),放入装了大半杯水的烧杯(可以用小茶杯或纸杯代替)中,观察吸管的变化,吸管在什么地方弯曲了?

6、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了解学生关于折射知识的已有水平。

二、激趣——自主学习合作共生。

1、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两块不同的透镜,请仔细观察它们的什么样子。(师表演)可以用手摸,但它们是光学仪器,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摸它们,应隔者餐巾纸摸一摸它。

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能敲击它们,以免划伤手指。

2、学生观察、记录。

3、学生汇报:两个镜片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中间薄、边缘厚。(生答,师板书)

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根据生活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

4、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现象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一滴水就是一个凸透镜;有酒(或水)的瓶子等。)

三、升趣——交流评价点拨提升。

1、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去观察物体、观察书上的文字等,想一想会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猜测。2、师:真的会这样吗?

那就请你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观察各种不同的物体,看看跟你们的**是否一样?把你们观察到的发现记录在**中。比比将是谁的发现最多,研究得最好。

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材p24页四幅**资料。出示**:研究现象凸透镜凹透镜镜片形状是否放大能否聚焦成像特点。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看到的现象。4、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凸透镜有放大功能,人们常常把它叫放大镜;用凹透镜观察报纸上的字所发现的现象正好与放大镜相反,大家千万不能把两种现象混淆。

)四、展趣——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1、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4、

五、延趣——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你有没想过,如果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

2.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第四课七色光。

课题:七色光教、学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4、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5、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具准备:三棱镜、手电筒教、学时间:

一课时。导学过程:

一、寻趣——情境引入确定自主**内容二次修改(红色)

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2.谈话:

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讨论:

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激趣——自主学习合作共生。

一)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1)利用三棱镜(2)利用平面镜和水(3)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二)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3.游戏:玩七色陀螺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三、升趣——交流评价点拨提升。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3.学生解释原理。

四、展趣——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1、三原色是指(c)三种颜色a.红黄绿b.红白蓝c.红绿蓝d.绿白蓝。

2、透过红色的滤光片,观察到的绿衣服是(黑色的)。

3、十八世纪初,曾做过“太阳光是七色光”实验研究的科学家是(牛顿)

五、延趣——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第二单元测试讲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

一 对号入座 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30分 大家在这一学期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有趣的科学现象。我们大家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科学关键词 粗糙凸透镜光滑凹透镜平面镜放大缩小聚光分散会聚成像。光沿直线传播直线曲线反射折射。科学现象和自然事物 1.反光效果越好的物体表面...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研究透镜 6

3.研究透镜。教学目标 1 知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透过另一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2 能通过 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能成像。3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科学 的乐趣。教学重点 光从一种物质透过另一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教学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研究透镜 3

3.研究透镜。教学目标 1 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2 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3 通过玩望远镜,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教学难点 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