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

发布 2020-11-01 13:58:28 阅读 6164

十九 《三个太阳》教学案。

审稿:七年级语文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民族的胆识和气慨,崇高的南极精神。

2、能够划找出文中有关句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感知民族的胆识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

昨天下了一场雪,大家感觉如何呢?冷是吗?但对于南极来说,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么大家对南极了解吗?现在给大家看一些有关南极的**。

二、学一学,了解通讯这种体裁。

通讯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的人物或事件地予以报道的。

特点: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

种类:有通讯和通讯。

三、检查预习:

晕船( )亘古( )钦佩( )步履( )蹒( )跚吞噬( )

铠甲( )伫立( )蹙眉( )粗犷( )蓦( )地舷窗( )

zhōng( )心俯瞰( )胡子拉碴( )冰碴子( )翩跹 (

喜出( )外呕( )心lì( 血 zào( )动 zào( )热混沌( )

四、整体感知。

1、通讯的标题是“三个太阳”,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或联想吗/?那么你知道文章这个标题取材于哪儿吗?有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文章的内容。

五、**交流。

1、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恶劣环境的语句,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

3 、找找能体现这些南极人精神面貌的语句,看看体现南极人什么样精神品质。

小结:思考:有人说女画家自费到南极是一种徒劳无获的行动,自己花了钱,吃了苦,送了画。你如何看?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通讯的特点。

2、能运用文体知识分析文章内容,说出在南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3、能通过具体的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表现南极精神的方法。

2、语言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深入**。

1女画家的壁画上,画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对这三个太阳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2南极是如此的冷,环境如此恶劣,但这些人表现却如此优秀。能不能归纳出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

二) 、**文章说明顺序。

全文以为序,结合运用了---

三) 、感受通讯语言特点。

1、“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翩起舞的银龙。”

2、她的心底老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冲动着。

3、她望着夜空,夜空已经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盈盈蓝光。我像这颗星星吗?她在心里问自己。。。

四课内精读,巩固提升。

但是,她没忘记自己的使命,她用画家那独特的目光注视着身旁的这些“南极人”

郭琨,考察队队长,曾三次来南极考察。那是前些年的事了,他到国外参加南极。

会议时,主持人宣布没在南极建站的国家没有表决权,郭琨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别看他沉默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

前天,他在工地上对大家说:“我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名画家,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

国小港,测绘工程师,站里的英语翻译。干活儿时哪儿活累去哪儿,开车、修艇、驾驶雪上摩托,什么都会,大伙儿开玩笑说:“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

”他太累了,眼皮老有些浮肿,好几次端起饭碗却睡着了。”

廖清波,地球物理研究生,典型的80年代青年。风再大,每天四次(包括深夜12点)到后山观测所取数据,够辛苦的。不过他老是乐呵呵的,有时间,还要扭动身子,来一段“迪斯科”。

李果,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那天,他悄悄找到她,说:“画家,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求你帮我画张画,就画我现在这种胡子拉碴模样,儿子才一岁还不懂事,等他长大了,我把这张画送给他,告诉他:

“你爸爸曾经在南极战斗过。”

这些“南极人”, 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1、 当长城站落成时,考察队队长为什么流泪了?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上文写了四个人物,各侧于重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 当长城站落成时,考察队队长为什么流泪了?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4、 以上四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相同的精神——南极精神,你认为什么是“南极精神”呢?

5、 以上四个人的形象,都是运用概括的笔墨,简笔勾勒。想想看:作者为什么不具体地写他们呢?

6、 “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花的更美丽“这句话有何含义?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五阅读课外语段,巩固提升。

不仅航天事业,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一条定理:

为了开拓,必须冒险。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世界的考察,化学家诺贝尔也并没有因为炸药**而中止自己的化学实验。**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细研究。

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当他们两人攀上屋顶时,突然一道闪光掠过,利赫曼教授随之倒地。然而,罗蒙诺索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之后,又继续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揭示雷电的奥秘。面对着这些无畏的探索者,我们怎么能不受到启迪和激励?

其实,又何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便是在探索中诞生,在探索中前进的。

***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社会科学的成果一开始便要直接和社会见面,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作为探索者,自应抱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有乘坐航天飞机的勇气,又要掌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应积极为探索者创造条件,激励和振奋探索精神,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探索的成果。

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充满信心的标志。“挑战者”号**了,美国的宇航局并没有因此关门,航天飞机仍会在万里苍穹中穿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不灭的。

1)分别写出上边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2)用课文中的句子阐述“探索精神”的内涵。

3)第一段和第二段所举的例子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第一段所举的三个例子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下边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四个无畏的探索者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

b.“挑战者”号的**使作者想到了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作者试图以他们的精神证明“挑战者”号的**并非坏事。

c.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三个例子从“中毒”到“**”到“献身”,层层递进,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达尔文和诺贝尔这两个例证是略写的,详写的是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的事例,这一事例最能表现科学家的冒险和献身精神。

小结:线索清晰,构思巧妙,是这篇通讯的显著特点。这是一篇文艺通讯,或则说是记人的报告文学作品。

课文展现了女画家赴南极体验生活的全过程,但在组材时,又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专注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和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表现我国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赞颂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教学反思。第二十九 《录音新闻》教学案。

审稿:七年级语文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1、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谈论对新闻的认识。(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真实、准确、及时;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自读课文、辩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华山( )华丽( )

2)参数( )参差( )人参( )

3)停泊( )湖泊( )梁山泊( )

4)运载( )载歌载舞( )三年五载( )

5)翱翔( )铎( )悫( )瞬间( )顷刻( )呼啸( )

2、 填上适当的词语,使下列各项成为常用的四字词语。

1)欢呼 (2自力 (3不迫(4)扶摇

三、朗读课文。

1、点拨: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

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

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

四要求: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学生评析。

4、**练习: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下列句子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四、 辨一辨这篇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分别在**?

小结:概括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并写一篇一百字左右的听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2、 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掌握录音新闻特点。

教学内容:巩固提升。

能力题。1、课内阅读。

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命令的时候,在一阵阵轮机声中,一支威武的船队来到了试验海区。__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艘艘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它们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道泛着浪花的航迹;__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__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一架***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旋,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编写人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21 25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2.根据拼音写汉字。无y n di n 狂遗shu ng xi 奏f 射遮b 坚持不xi 精疲力ji 毛骨s ng 然疲惫不k n 鲁m ng 大胆2.整体把握21 25课的主旨,理清课文思路。3.通过复习重点课...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 编写人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21 25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2.根据拼音写汉字。无y n di n 狂遗shu ng xi 奏f 射遮b 坚持不xi 精疲力ji 毛骨s ng 然疲惫不k n 鲁m ng 大胆2.整体把握21 25课的主旨,理清课文思路。3.通过复习重点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 韵味美。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内容。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 韵味美。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