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下第五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01 03:52:28 阅读 6495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余青张秀娟。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2、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评价。

4、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0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雪》1课时《〈雪〉四人谈》4课时综合学习与**1课时作文及评改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即说从不同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其实亦如苏轼所说从不同角度看山会“横看成岭”而“侧成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都会让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更易使读者产生多种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思维会更灵活,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单元选择了鲁迅先生的《雪》,并选择了四位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甚至不同领域的四位作者写的评论,目的正在于让我们意识到,对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理解是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要学会读书,正是要读出自己。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一:了解单元内容特点:快速跳读本单元课文,明确学习内容,思考本单元结构与前几单元有何不同。二:确定单元学习方法:

结合单元提示,思考学习方法。教师示例,学生模仿,初步明确本单元学习方法。

三: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等实际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第2课时第19课雪学习目标:

1、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走近文本:

师生一起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野草》这部作品的有关资料。

二、走进文本。

1、读出问题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再读文本后,4人一小组交流、解决困惑2、共解疑惑(投影显现共同疑难)投影显示:(教师就学生问题稍加整理)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有何不同?作者对两者各持什么态度?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出依据吗?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投影上的问题。

2)教师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她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或许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也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

3、读出自己就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全班交流。三、走出文本模仿写作《雪》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

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

第课时第20课《雪》四人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

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难点。

文学评论的写法教学突破。

文学评论的教学,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写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写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

教学步骤: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

1、教师导入: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

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学生听老师导入。

2、教师范读第一篇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学生听老师范读。

3、请学生花10分钟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本**调指出,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当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

4、教师启: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

5、小结:不错,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那么联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教师点拨: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

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听老师点拨和总结。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文学评论《简洁清纯的〈雪〉》1、请同学范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范读。

2、请学生花10分钟讨论: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

3、组织课堂讨论:说说下面的一句话的含义——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写北国的雪、北国的旷野时,作家满腔的悲壮与沉郁,如同在书写一阕敬奠的诗篇,甚至孩子们群体的快乐与雪罗汉孤独的悲哀,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

4、请学生自由朗读这篇文章,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特别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

学生朗读这篇文章,注意老师提示的问题。

第五课时:引导学生学习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1、教师请学生自读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看书思考,明确: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也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闰土的思念,对少年学习场所的留恋,对自己的故乡与亲人的关心与怀念,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挂念,使他感到情趣盎然,心情愉悦;但另一方面,文中所写的雪花又是那么的激情与疯狂,他的心志和做事之原则,无一契合着北方大雪的本质,咄咄逼人的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2、老师启: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后明确:这篇文学评论语言精练,一针见血,语言很富有感染力量,饱含着情感。同时,作者的分析一分为二,很客观,角度较新,很有说服力量。

3、请学生再次阅读本文。学生阅读本文,再次感悟。第六课时:引导学生学习《〈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节选)》1、教师范读本文。学生听老师范读本文。

2、提示学生阅读研究:本文主要指出《雪》有怎样的艺术成就?

同学们阅读后讨论,明确作者主要指出了三点: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

3、老师启:从本文看,这三点哪两点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为什么?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4、课文运用了夹引夹评的方法,你也能用这种方法对你喜爱的一篇作品作评论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准备课后进行尝试。5、总结全文(1)教师引:《雪》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天才。这些差不多是八十年前写就的短文,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然是深奥的超前之作。这也就难怪先生生前是多么寂寞,多么缺乏交流与回应。

反反复复地揣摸鲁迅先生的文字,更深感传统文化“吃人”的本质。庞然大物是决不会放过天才的,搏斗尤其惨烈。“不生乔木,只生野草”的根源即在此,作品中也难免留下了某些痕迹。

然而尽管少数篇章中“文以载道”的阴影遮蔽了文学本身的光芒,但从整体上来看,《野草》仍然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它是千年黑暗中射出的第一线曙光,是这个国度里第一次诞生的“人学”意义上的文学。同时也就诞生了文学艺术的自觉性。

这本小小的集子是一个奇迹(很多读者都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一点),要是没有这个奇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是要下降一个档次的;而有了它,中国现代文学便在时间一流纯文学行列之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民并不能完全认识我们的艺术,这种常规性的误解在这个国度里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严重。回顾这几十年来国人对于鲁迅先生的艺术的评价,我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先生性格中的不彻底性,如果不是传统文化对他的至深毒害使他只能在创造时保留了可悲的妥协,恐怕到今天,他的文学已经被人民所忘记了。

这是一件古怪的事,但戏剧性的真相就是如此残酷。

2)总结: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

写出来。6、布置作业。

学习这四篇文章的写法,给《阿长与〈山海经〉》写一个评论。第7课时综合学习与**。

一、课前准备:

进一步了解《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写作特色,最好选择几篇与《雪》进行比较。

二、讨论及**。

一)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了几篇评**章之后,你是否产生的新的认识?如果有,说出来和同学交流;如果没有,听听同学们的见解。

二)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三)比如:《读〈雪〉需要联想》说“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可是“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似乎只是在评论鲁迅先生的人格,作者对《雪》中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怎样理解的呢?似乎也没有说,你能根据自己对有关文章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吗?

四)好的文章,既要有宽阔的思想境界,也要锤炼字句,重视表达。从鲁迅的《雪》及相关的四篇评论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辑录在一起并反复诵读,体会其表达的好处。

以上问题,一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用分组讨论或自由选择而后交流的方式进行。

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

18将相和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3 熟记本课生字。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 板题示标。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8课 板书 请看本节课的目标。二 第一次 先学后教 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自学,...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2 1 起于鲁 2 公输盘不说3 再拜 4 不可谓知类 5 然胡不已乎8 子墨子守圉有余 9 公输盘诎10 吾知所以距子矣11 待楚寇矣 12 方五千里13 吾义固不杀人14 夫子何命焉为 15 请献十金16 故不为苟得也17 故患有所不辟也 18 贤者能勿丧耳 19 一豆...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第六周教案

8 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 教学模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己基本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描写人物。教学方法 教师作好引导,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学习的方向,并且教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