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介绍:
这是义务教育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选读课文。它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先生只要学生背书,从不讲解。
而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中的意思,壮着胆子提问,并得到了先生的讲解。课文表现了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因本课为三年级第一篇略读课文,属于练习课课型。
因此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朗读,初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宝贵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宝贵精神。 3.学习课文中的有新鲜感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不懂就要问》的教学ppt。
学生:《不懂就要问》的教材文本,以及必要学习工具。
五)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
我在教学的设计上,遵循“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原则。紧紧围绕着“读”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得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阅读的快乐。同时坚持“启发式”阅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通过直观演示、动作演示、语言激励等方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收获一堂有意义的课。
三、说学法。
(一)阅读指导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二)朗读指导
对课文中某些重要语句加以特殊指导,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
三)方法指导
本课重点要讲的是孙中山是如何问问题的,其他部分的段落为略讲范畴,这有利于使同学们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些预习工作,如熟悉本课的生字与词语;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搜集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对孙中山做初步的了解。以上就是我在课前要让同学们预习的要求,种种举措,可以为学生起到了解课文,熟练课文的作用,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教学重难点。
二)问题导入
在导入上,我以问题导入,书写课题“不懂就要问”之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先让学生自主回答其中几个简单问题,把主要问题,即“孙中山为什么要问,以及他是怎样问的”作为本课教学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三)情境教学
本课的ppt中有许多插图与**,可以极大限度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同时课文中又有许多很有趣、很有新鲜感的词语,通过同学们模仿或介绍这些词语,可极大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以“问”启思
本课中一个重要的点就在于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紧紧抓住这一点,向学生们连连发问,步步紧逼,如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要问?(不懂书中意思)”、他是怎样问的?(壮着胆子)”、他为什么要壮着胆子?
(因为害怕)”,他为什么害怕?(因为他身处私塾)”,最终把答案落到旧时管理严格的私塾上面,通过****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私塾。通过对比古代私塾与现代学校的区别,使学生感受到当今生活的美好,以及孙中山求真务实的伟大精神。
(五)渗透德育
在本课的问题设置中,应该有一部分问题,应该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构成,如通过一些词语或话语来体会孙中山身上勤学好问、彬彬有礼的好习惯;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其他的学习上的好习惯,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训练:
背诵《三字经》
二)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1.提问:(书写课题《不懂就要问》)同学们,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急得抓耳挠腮,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学生甲:去问老师和同学学生乙:向其他会的同学去请教
2.总结:总之,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不懂就要问》(书写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之后,最想要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1:谁不懂?
学生2:谁要问什么?
学生3:要向谁问?
学生4:为什么要问?
3.总结:看来同学们很乐于动脑,善于思考。
其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自己就能解决,第一个问题,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孙中山遇到了什么问题不懂呢?(书中的意思不懂),于是他向谁提问了(向先生提问)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解决了部分问题,
4.提问: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孙中山,你对孙中山了解多少呢?通过课前我们搜集的资料,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孙中山,并出示ppt孙中山画像
5.总结:这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孙中山为什么要问以及他是如何问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听清字音
教师: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且思考你都听到了哪些内容? 读毕课文
2.认识字词,扫清障碍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清楚字音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生字的掌握情况。 用ppt出示生字
字:背、诵、段、练、例、圈、糊、涂、呆、尺、厉、霎、楚、挨
词:私塾、背诵、照例、咿咿呀呀、糊里糊涂、吓呆、霎时、
鸦雀无声、 戒尺、 厉声、 一字不漏、挨打。
3.思考问题,理清次序
提问:说一说,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孙中山都干了什么?
学生1:不懂问题,壮着胆子问
学生2:一字不漏地背
学生3:同学们都认真听
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来梳理一下课文的顺序,首先是问,然后是背,最后是听,这样的顺序,对吗?(齐声回答,对)
四)深入阅读,理解文意
1.重点朗读,连环发问 ppt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师:找同学来读这一段,读完后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学生:书上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教师:他又是怎么问的?
学生: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 教师:他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去问呢? 学生:因为他很害怕教师:为什么会害怕呢?
学生甲:因为先生从来不讲,学生也从来不问。 学生乙:害怕被先生用戒尺打。
2.承上启下,引入私塾
教师:原来是这样,因为他所在的读书的地方叫私塾,谁来介绍一下私塾,请同学们介绍,然后出示ppt**,介绍私塾。
教师:原来私塾就是以前的学校,学生是不能随便问的,而我们今天的学校里大家可以问吗? 学生说:可以
教师:不但可以问,还鼓励你们问,所以你们与孙中山相比,是十分幸福的。 教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宁愿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去问,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爱思考问题,勤学好问的孩子)
3.朗读课文,体会情境。
教师:只见孙中山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这一举动,对他周围的同学造成了什么影响呢?找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划出关键词:“摇头晃脑”、“吓呆”、“鸦雀无声”,并出示**,令学生模仿,对这些词加以深入理解,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被吓呆过,在什么情况下鸦雀无声过)
教师:思考一下,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孙中山的同学,遇到如此情景,你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甲:不好了,不好了,孙中山要挨打了。 学生乙:不好了,不好了,先生要发火了。 教师:先生又是什么反应呢? 学生:生气/愤怒
提问:你从**看出先生十分生气的? 学生:厉声
提问:什么叫厉声,什么是厉声的口吻? 学生:就是严厉的声音
教师:请同学们模仿一下厉声,并说说你有没有厉声与同学说话的时候。
教师:先生有没有打孙中山?先生是怎么做的? 学生:没有打他,给同学们讲解文章的意思。 教师:于是他们听得很——“认真”
教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感受?孙中山的这种精神值不值得大家去学习? 学生:值得
五)拓展延伸,启发思维
1.学问的故事
教师:讲到这里,老师想到一个故事,要讲给各位同学来听。从前,有一个非常有学问的老人,临终之时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块牌匾,上书“学问”,哥哥分到了“学”,弟弟分到了“问”。
结果哥哥只学习,不提问,而弟弟只问问题,不学习。最后他们两个什么都没有学到。各位同学们,如果让你劝说他们两个兄弟,你会如何劝说?
学生甲:你们两个把字合在一起才能做出学问来。这样是学不出东西来的。 学生乙:学与问两个结合在一起,才能学到真知识,真道理。
2.小组讨论
你还有哪些学习上的好习惯,和同学分享一下
六)布置作业
教师:课后搜集一些读书学习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是一篇选读课文。我之所以选择此篇文章,就是想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弄懂问题的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不懂就问,做一个乐于思考,乐于提问的学生,形成乐于思考,善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拥有一个更加敏锐、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更客观地看待事情,更妥善地去处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在学校学习书本里的知识,并非是要把书本奉为圣经,而是要从书本知识中培养思考的乐趣,形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灵活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思维,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长。
本堂课在教学设计上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发现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来讲,比如可以令学生模仿孙中山与先生的对话,对当时的情境进行模拟。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所有的情境都呈现在课堂实录里,感觉有些遗憾。
同时本堂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瑕疵。我发现自己在言语表达上还有待提高,对学生还缺少有效的引导,教学机智积累的少,导致对课堂的调控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自己深深感受到自己教学能力上的不足,今后在教学上还要勤学好问,虚心请教前辈,多多积累教学经验,在未来将更加精彩,更有水平的课堂呈现给大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不懂就要问 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 诵 例 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 背 圈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3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 诵 例 等13个字,认识多...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教案 1
不懂就要问 设计说明 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 喜欢刨根问底的品质。教学中,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交流,运用学习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一 教学目标。一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 形 义,并能正确书写。二 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三 能借助拼音,较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一 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第1题的两个问题。二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