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千年梦圆在今朝人教 部编版 3

发布 2020-10-24 07:58:28 阅读 4789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多**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过渡: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

二、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课题,说说“圆”是什么意思,千年的“梦”又指的是什么?整个课题什么意思?大还有什么疑问?

生质疑。预设: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

三、读阅读提示,自定目标。

读阅读提示,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数千年的飞天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数千年的飞天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学生自由交流)

2、默读课文,思考:

你从圆梦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词句旁作批注。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再合作交流,互相补充。)

3、汇报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现——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4、抓住具体事例和重点语句体会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体会圆梦的艰辛和不易。相机引导体会写法。在谈体会的过程中,重点点拨理解以下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链接按钮,相机灵活出示):

a、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抓住“尽管……还”、“无数”“惨重”“坚定而执着”“没有放弃”等词体会实现飞天梦的艰辛。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b、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具体抓住“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三千多个”这庞大的数字体会参加到研制、建设、发射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体会他们的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结合““夜以继日”这个词体会大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相机让学生板书从中体会到的体现航天人精神的词语: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

c、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具体抓住“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华发早生”“猝然长逝”这些词语理解、体会工作人员为了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废寝忘食、不懈奋斗的高贵品质。相机引导体会排比句式及省略号的作用)

师激情拓展补充:是啊!为了“神州五号”的飞天,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同学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出示补充资料:

a、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b、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还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出示墓碑**及文字资料)

师:同学们这一座座墓碑不会说话,但却铭记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航天英雄,就让我们一同饱含深情的再来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杨利伟用3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d、“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 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的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e、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第九段,体会交流梦圆的意义。以情激情,师生带着敬佩和民族自豪感合作读: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师小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真是——(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神舟六号”的问天,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e、激情升华:

师:正是这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才会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五、拓展朗读,升华情感。

1、情感升华。

师:千年梦一次又一次地圆了,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配乐:

在《超越梦想一起飞》歌声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此时此刻让我们怀着自豪激动的心情,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炎黄飞天梦》(出示)

师: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相信你们一定会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技术建设的大潮中去。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

六、布置作业:

作业**:任选一题

a.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

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

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

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教师讲解过程中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8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 1.认识 揽 焰 等9个生字,能够正确认读词语。2.能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 揽 焰 等9个生字,能够正确认读词语。难点 联系课文及资料,理解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教学准备...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堂实录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堂实录。生 自豪,中国人在奥运会中获得了各种奖项。生 骄傲,中国人民申奥成功了。生 激动 师 这些是我国体育梦想的实现。中国还有一个千年梦,如今也实现了。你知道是什么梦想吗?生 中国人能够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师 就是这一梦想,出示课题 齐读,它是怎样圆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师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8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

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航天技术发展的漫长和艰难的句子,体会其中的艰辛,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团结协作 默默奉献的精神。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发射成功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升华感情,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二 把握朗读时机,唱响课堂旋律。不仅朗读形式很讲究,对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