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盛开有效训练之花。
—《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教学难点定为体会文章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为此,在设计《莫高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时,我想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意图:
1.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设计中我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采用指名读、配乐读、复拓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用“心理视线”去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2.注重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教学要重视全面、整体的把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通过自读课文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学会可以利用段落的中心句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所以在教学“彩塑”这一部分时,我根据学生对菩萨、天王、力士认知再次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根据提示来填空的训练,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勇猛强壮”这三个词语。在介绍“壁画”这一部分时,作者运用了一个文质兼美、动作变幻无穷的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所以,在教学这一段文字时,我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动作演示”的方法进行记忆,促进了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心得时,对课文**现的部分词语理解的不是很到位,如:在理解“宏伟瑰丽”这个词语时,部分学生对“瑰丽”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我问道:
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壁画的瑰丽呢?很多孩子一时之间不知应从何处着手。由于有些孩子课前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在练习说话的环节中,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 教学反思。莫高窟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敦煌莫高窟的彩塑 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且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预习课文的方法和读书方法,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充分自主交...
苏教版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 教学设计。教案背景 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学确能够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 就像使用黑板 粉笔 纸和笔一样自然 流畅。教学课题 莫高窟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 教材分析 莫高窟 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与案例
莫高窟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 莫高窟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1 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 赏读 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 句段,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