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学案设计

发布 2020-10-16 19:43:28 阅读 9029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文,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学会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3.说话和写作时能做到话题一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学习过程。一、回顾课文,明确思路。

1.阅读《昆明的雨》中“昆明菌子极多……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2)作者提到了哪些菌子?

3)文中穿插坐火车采鸡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阅读语段,诊断问题。

1)①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③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④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你觉得这段话有什么问题?

2)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指出本段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二、精析例文,技巧指引。

阅读例文,回答问题。

端午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叫枣棕。

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属于中药。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的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

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船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哪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哪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2.文中写了关于端午节的哪些习俗?

3.文中画线句“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的作用是什么?

4.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简单介绍一下。

三、写作实践。

以《……节》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参***。一、回顾课文,明确思路。

1.(1)本段虽然写的内容很多,但都是围绕“昆明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展开,从“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到“没有味道的鸡油菌”,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作者提到的菌子依次是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

3)文中穿插坐火车采鸡的故事意在说明鸡随处可见,突出本段中心“昆明菌子极多”。

2.(1)虽然各句都是围绕“四周的景色”话题描述,但句子顺序不合理,表述不连贯。应该将第③句和第④句的顺序对调。

2)这一句从叙述角度讲,叙述对象应是小明,可是“终于把他找到”这又把叙述对象变成妈妈了,因而前后句意就不连贯了。如果把“终于把他找到”改为“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前后人称就一致了。

二、精析例文,技巧指引。

1.“端午的味道”运用了比喻修辞,“味道”比喻端午节日的习俗、喜庆的气氛。用“端午的味道”为题,表现出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和感受之深。

2.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由主到次的顺序,先后介绍了吃粽子、门上挂艾叶、赛龙舟、抓鸭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等习俗。

3.过渡句,引出赛龙舟的来历。

4.挂荷包、拴五色丝线等。

三、写作实践。

又是一年元宵节。

又是一年元宵节,又一次赏花灯。

雾蒙蒙的天空上飘下了洁白的雪花,整个大地都变得洁白。街上的花灯顶端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白雪衬托着红灯笼十分美丽。十字街口的彩灯旺火高高地矗立着,下面的红色栏杆紧紧地围着那高大的旺火。

电线杆上的彩旗迎风招展,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有蓝、有红、有黄、还有白,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流星一般。

元宵节的习俗多彩多样。比如:猜灯谜。

灯谜,是智慧的象征。南方有这样一个比赛规则:凡是猜对十道灯谜题的人,都能获得奖品。

奖品是:一个红灯笼或是一盏孔明灯。还有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开彩车的,真是热闹非凡,美不胜收啊!

放孔明灯的习俗大家也不陌生吧?火红的孔明灯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带着热情的火焰,升上了深蓝的天空。

要说元宵节的美食,那么,非汤圆莫属了!汤圆的外表圆溜溜的,白白的,有大有小,馅更是五花八门。有黑芝麻的、玫瑰的、花生的、糯米的、还有水果的,个个好吃。

我最喜欢过元宵节了,元宵节不但可以吃上一碗美味的汤圆让我大饱口福,而且,还可以观灯,猜灯谜,赏烟花哩!烟花清脆的响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川流不息,烟花把深蓝的天空映照得万紫千红。一轮温文尔雅的明月挂在天边,仿佛也在观赏人间的这幅美景。

也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过了元宵节也就意味着年要过完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新的一年,或许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去完成它。我也有自己的计划,那就是:让我的文笔继续发扬下去,写出更多美丽的文章,争取实现我的作家梦。

我期待着下一个元宵节的到来。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课时导学案。课题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1 理解自由 平等的内涵。学习2 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目标3 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能说出珍爱自由 践行平等的方式。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内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课时导学案。课题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1 理解自由 平等的内涵。学习2 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目标3 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能说出珍爱自由 践行平等的方式。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内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测试卷

摸底测试卷。1.右边的 告诉我们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a.b.c.d.2.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人生而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均贫富。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