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阙”通“缺”, 空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或(有时)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认为)疾(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回清倒影。绝(极高的)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迅疾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肃杀,凄寒),常有高猿长啸,属(接连)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回声),哀(悲哀)转(婉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文学常识。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朝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 其作品《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 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二、词语解释。
三、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很有趣味。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常常有高处的猿猴长声而叫,声音接连而延长,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响,哀鸣婉转,很久才能停息。
四、理解。1.填空。
1)第1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山势,其特征是连绵不断、高耸峻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正面直接表现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从侧面极力渲染了山之高峻。
2)夏水的特点是盛大、湍急。正面直接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侧面写江水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夸张。(《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3)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并用一句清荣峻茂把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
4)第四段使用了凄、哀两个字,生动地表现出高猿长啸给人的心理感受,传达出秋景的独特神韵。
5)《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悲哀或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2.问答:(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其后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主要是承水势的涨落来安排写作顺序的: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富有三峡特色,所以先写。
春冬之水相较来说风平浪静,都有清荣峻茂的趣味,所以合二为一的写,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的)美,古来共谈(共同谈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季)俱(都)备。晓雾将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
实是欲界(人间)之仙都(仙境)。自康乐以来,未复(再)有能与(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其奇者。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二、字词解释。
三、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景色的人了。
四、理解。1.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写山高、水清,突出山水映衬之美。其中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色彩配合之美。观察角度是平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结合之美。
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主旨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问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议论、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门),欣然(高兴的样子)起行。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只是)少闲人(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一、文学常识。
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诗词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字词解释。
三、句子翻译。
1.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明。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如积了水一样空明澄澈,水中藻和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理解。1.填空。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语句(主旨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议论、抒情)
2.问答。1)找出文章的议论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被贬的悲凉。
(2)人生的感慨。(3)赏月的欣喜;(4)漫步的悠闲。
2)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a.清闲的人,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 b.“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c.“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左右,表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急流的水)甚(胜过,超出)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使…寒)树,负(凭借)势竞上,互相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成峰。泉水激(冲击)石,泠泠作响;好(美丽的)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使…平息)心;经纶(筹划)世务者,窥(看)谷忘反(通“返”,返回)。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面)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吴均,字叔书庠 ,南朝梁(朝代)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效仿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这是一篇骈体文。
二、词语解释。
三、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8.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10.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树木枝条交叉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1 文章选自 是国作家的作品。我 和 你 分别是作品中的和 5分 2 本书的写作使用了第人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1分 3 按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地方是 4分 4 主人公人生阶她经历了四个阶段 6分 和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5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 默默无闻 长...
人教版 部编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1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 pi o 无碍 i 泠泠作响 l ng b飘荡 d ng 急湍 tu n 嘤嘤成韵 y ng c轩邈 mi o 经纶 l n 鸢飞戾天 yu n d横柯 k 窥谷 ku 好鸟相鸣 h o...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卷
1.1树树皆秋色。2 黄鹤一去不复返晴川历历汉阳树登黄鹤楼 3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都护在燕然。4云生结海楼。5 孤山寺北贾亭西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6 庭中有奇树将以遗所思路远莫致之。7志在千里。烈士暮年。8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9寄身于草野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10 野望 中最能表现诗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