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 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发布 2020-10-16 18:09:28 阅读 5752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学生版)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主备人:李称秀备课组长签字:学科中心主任审核:使用人:小组:学生评价:小组评价:

课题:《论语》十二章(两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学习重点:

1、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2、背诵课文学习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

4、翻译下列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知识链接】:作者链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

论语》是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说()愠()三省()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逾()罔()殆().479年4月11

一箪食()曲肱()笃志().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子曰3)不亦君子乎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传不习乎6)不逾矩7)学而不思则罔8)思而不学则殆9)人不堪其忧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解释并积累。

1)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2)三人行三人:(3)吾日三省吾身日:

4)饭疏食饮水水:

儒家学派创始人。(2)人不知而不愠。

二、合作**案。

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请将课文中前六章的句子进行分类。

第1页。知识链接: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

第二课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2)饭疏食饮水(吃).(3)曲肱而枕之(胳膊).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这,指河水;舍:舍弃)..5)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6)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合作**案。

1.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就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吗?

写作特点: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

先秦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

2.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影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找出本课**现的成语并解释。

学了《论语》十二章,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背诵课文,谈一谈你的收获。

拓展延伸。2024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请你积累五则课本之外的《论语》名言,和大家分享。

第2页。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撷朵朵朝花悟缕缕情思 朝花夕拾 读中指导。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2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3 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 教会学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评价检测 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评价检测。90分钟 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0分 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f 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tu 了色的神像面前焚 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优质课教案

你且细细为我道来。变概括性语言为描写性语言。教学目标 1.明确概括性语言与描写性语言的区别。2.学会把概括性语言修改为描写性的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记叙文语言富有文采。教学过程 一 品一品,比一比。例车厢里的人很乱。b.车厢里的人一下子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