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

发布 2020-10-16 01:26:28 阅读 4059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

今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沙河镇中心小学视导评估小组来到路旺小学进行视导评估。上午第三节课,语文组潘晓玲老师等听了我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通过这次视导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面就把自己如何上课的过程和体会总结反思一下。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把弄脏的地方“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这是一节识字写字课,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识字教学,包括读字、词语两部分,目的是学习生字,为学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学写生字“肯”、“糟”等字,力求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经历了多次修改,每次都在改变设计与策略,最终敲定我的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写好生字“肯”和“糟”。 3.

整体感知课文。整堂课下来,思路还是比较顺的,孩子们的反应也是让人觉得很成功的。

结合视导老师的点评反馈,我反思我的课堂:

1、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抢读,**车读等,通过这样的识字过程,让学生乐于学,学得快。毕竟是低年级段的课堂,这篇课文最主要的是识字、写字。

首先我们要考虑识字在为学文服务,还是学文是为了强调识字?很明显的,前者是低年级段要求。在这一课堂中,“评奖”“端详”“脑筋”等词语的教学,我比较好地和课文语境相结合。

新课标的识字要求: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符合的,只是,最后环节复现的机会少了一些。

2.课文学习不要贪大求全,追求一课一得。我们的教学要符合低年级段的要求,这堂课呈现出来的,教师的教案推进,是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的,是循序渐进的。

通过角色体验、还原文本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

3、学文不要过度分析,追求朗读积累。这堂课读的机会是很多的,那么有些地方需要再改进的,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入到朗读中。文中揭示的道理,并一定要老师自己去说,可以通过过程的推进,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

4、在学写生字的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学习了“肯”、“糟”的写法,然后让学生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分类去学习、书写,继而掌握生字。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还是很乐于这样去学习生字的,不仅可以认识字,还可以通过读句子的形式来培养语感,增强对生字的感悟。在写字的环节中,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让学生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在写结构相同的字时还要注意的问题,使他们在写字的同时锻炼了分析字形的能力;另一种形式是范写,本节课我范写的字是“糟”字,因为这个字左右部分的笔顺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通过这种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形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方法。

当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指导阅读方面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教案预设的效果。课堂上,玲玲的话读得并不好,脱离了文本,如果在学生没有读好的情况下,通过范读、齐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体验角色的语气,效果一定会更好。因为只有把文本读熟、读透,学生才能真切地进入文中的情境,才能制造出符合文本的课堂气氛,文中的道理也才会自然显现。

总之,经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和教学实践,我学会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课的上法,并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受益匪浅。这是我难得的教学成长经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 风娃娃

教学反思参考1 风娃娃。风娃娃 是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 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动脑子,掌握了风的好处和坏处。回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环节中有令人满意之处。下面是我对这一课教学的点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 风娃娃

教学反思参考1 风娃娃。风娃娃 是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 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动脑子,掌握了风的好处和坏处。回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环节中有令人满意之处。下面是我对这一课教学的点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 我是什么

2.朗读时层次不分明,只叫了几个学生读一读,读得好的就过了 齐读较多,没有变换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尝试着也读出这种感情,也就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朗读情况,也许还只是他们当初的水平,我一点也起不了作用。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如教学 雨 冰雹 雪 时出现相对应的 落 打 飘 三个动词,我没有很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