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说课稿)
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说教学目标)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春天的花园。这篇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单元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并积累优美词句。4.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体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优美词句。教学难点是:从字里行间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生为主体,指导学法(说教学方法)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议结合,互动交流,真正奏响“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说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教学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关健词句的理解,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如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词义等。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初读、赏读、品读、美读等。通过师生、生。
生互支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学**,合理利用(说教学手段)
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较传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的选择和利用,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去冲击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我只运用天山景物的**让学生真正去领略、去体会天山景物之美,没有过多的**扰乱学生的视觉。
五。表扬激励,享受成功(说教学评价)
在评价方面,我努力北将正面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做为主要的方式,我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得到肯定,让学生面向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得到认可,享受成功。这是因为教育家说过:“教育的秘诀不再于传授已有的知识,而在于激发起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在学生成功的时候,让他们更想成功,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六。优化结构,心灵对话(说教学过程)
阅读课的生命在于师生互动,心灵互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题,课始创设美。
用富有激qing与美感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境界,引出课题,并激励学生就课题进行质疑。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用富有激qing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为学生设置一个美丽的境界,激发他们想饱览天山美景的欲望,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了兴趣与猜想。)
第二个环节是:朗读,欣赏景之美。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然后**有关天山景物的**,边看边观察:天山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最美的印象?
第二步:品读课文,继续欣赏美。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要求学生思考:课文描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
第三步:赏读课文,再次体验美。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想一想: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写出了天山的美?第四步:美读课文,品味享受美。
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找一找描写雪峰、雪水、溪流的句子,反复朗读,并从中感受景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置这个环节,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能在文本中感受、欣赏天山的美景与语言文字的美感。让学生从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到段、到词、到句,由整体到局部,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并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与速度,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与对读书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品味文之美。
第一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卡的内容。
讨论提纲: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用“__划出描写雪峰的句子。3.用“┈┈划出描写雪水的句子。4.用“∽∽划出描写溪流的句子。
5.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从中感受景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二步:指导学生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并创造性地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描写原始森林的词句,从中体会景物的美丽与词句的美妙,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2)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野花的?
你从中休会到了野花的哪些特点?
第三步:配乐齐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感受美丽的景物、美妙的文字与愉悦的心情。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性,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的同时,让他们面向全体学生或站在讲台上发言,让他们的发言得到肯定和认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然后充满自信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与此同时,让学生尝试自学,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自己刚刚积累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获取自信与成就感。)第四个环节是:
积累,内化吸收美。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词句。第二步是指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
之所以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明白: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第五个环节是:运用,拓展实践美。
第一步是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如()的日影、()的云霞等。还可以用“像……像……像……”练习说话。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比喻、排比、反问、想像)和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心情。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得到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想像思维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享受自己才能的同时,感受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
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水生机再往里走树幽静走进天山深处花繁华。
这样设计的层次感很强,能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一目了然,能让学生知道课文叙述的顺序、主要描写的景物以及它的特点。起到了用简短、精练的文字示范文章内容的作用,起到了引领的目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材内容分析 七月的天山 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还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和热爱之情。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适宜扶放结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通过例文,学习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学习过渡句。3.了解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4 七月的天山。学校班级姓名。编写人 谢丽燕审稿人 黄日生。导学目标 1 会认读文中8个生字 锻 涧 俯 皑 蹄 溅 延 鞍。还要正确读写一些新词。2 自己深入学习课文,知道天山景物的特点,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3 写得真美,我也要读得美美的,还要把喜欢的优美句子背下来。导学诊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