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发布 2020-10-15 06:26:28 阅读 8096

以“动”衬“静”是通过对动态描写,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在《独坐敬亭山》中,“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诗人特有的笔触,借敬亭山景,通过景动人静的描绘,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如何做到以“动”衬“静”“动”中见“静”呢?这样的写法,能使“景中有人物”“人物心中有景物”这里的“景物”其实就是笔者的一种情感托物借景抒情。要完成或是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建立起“动”与“静”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切入点,进行恰当接转。

比如“望着这漆黑的夜空,只有树叶间的呢喃声,偶尔让我寒颤一阵。此时此刻,我心一片宁静,还是这样的一个夜晚,我并失去了自己最喜欢的学生——王芳。”本段话有两句话,第一句就是借写眼前之景来抒发自己对学生的喜爱之感。

在《独坐敬亭山》中,作者在前两句中为了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孤独之感,恰当地运用了“尽”“闲”两个字,很自然地把读者引入到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浮悠闲的白云也消失了,那种感受特别的清幽,平静,无论是“静”还是“动”都不同程度地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

然后要恰当地描写,突出主题。比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关不住”“出”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春色满园”和“红杏出墙”的热闹景象,做到了“动”中有“静”,以“动”衬“静”。

在本诗《独坐敬亭山》诗中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人与山对视,山与人相融,用“只有”一词,突出了鸟尽,云飘远,静静面对敬亭山的别样情怀。又如《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这一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三、抓课后习题,综合拓展。

指导学生背诵,首先熟读课文,感悟诗意,抓重点词,按韵律读出节奏,让诗句朗朗上口,促使快速记忆。在习题二中,说诗意,画画面,该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题,引导学生边画画,画面景物就是诗意。习题三是课文拓展练习,本人从没放弃过文本的拓展。

语文就是一门靠“堆砌”的科目。“堆”得多了,“砌”得熟了,就形成了一种语文能力。总体上,在教学本课中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诗中读画,画中读诗”从而走进作者的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篇一 独坐敬亭山 2 揭题 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 独坐敬亭山。3 解题 独坐 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 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 学习生字。课件。字理识字 亭字 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 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 亭 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 亭 ...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 下册 1《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 清平乐 村居 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清平乐 村居 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关注诗词,想象画面,能描述出词中呈现的情景。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背背默默,巩固提升。1 检查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 下册 1《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检测内容

1.古诗词三首 检测内容二。一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x。1.溪头卧剥莲蓬 中 剥 和 蓬 的读音分别是 和。2.溪头卧剥莲蓬 中的 卧 是 躺 的意思。3.最喜小儿亡赖中 的 亡赖 指的是小儿子不懂事,不像两个哥哥帮助大人做活,是贬义词。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 的意思是说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