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发布 2020-10-15 00:26:28 阅读 6753

10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猜测、揭开、抵御、嫦娥”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及成果。

教学难点: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教学目标。

1.学习“谜、嫦、娥”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发达、仍然、理论、恒星、封冻”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3.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重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

3.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宇宙**或小**,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需注意的字音:“嫦、尚、摄”是翘舌音,“燥、磁”是平舌音,“倾”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辨字(娥—蛾—峨燥—躁—澡—操)

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将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词义。

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

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出示课件)

预设:要完成此题,需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通过**填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宇宙之大和地球之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宇宙中还会不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2)自读自悟。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读侧栏文字“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试着运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比较精练,内容也比较具体,对于训练概括段意是很好的尝试。

示例:①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猜测地球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人类至今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经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发现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像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季节变化。

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

发现火星的特点是干燥、空气稀薄、温度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说明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

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科学家从陨石中找到了有机分子,大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生命。

总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谜。

2.在了解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结论)。

2)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写从古到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分析问题。介绍了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通过研究后发现一部分天体不可能存在生命,重点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得出结论。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会继续探索宇宙的生命之谜。

3.提出质疑,师生交流。

质疑: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这段话是不是多余的?能否删除呢?

预设: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古至今,强调时间之久远,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感兴趣,可见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代科学不发达,只能用神话来解释,而如今科学发达了,却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自然过渡到后文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信息量很大,还有一些专业术语,初读下来,同学们可能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抓住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了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来说明,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不少关于宇宙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也一样。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打开眼界,跳出我们的常识圈——认为地球非常非常大,而忘了宇宙的存在,其实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非常小的星球,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其他星球看一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重难点。1.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其他星球的情况及成果。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学生交流。

预设: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科学上的结论,对在第一课时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可引导学生再说一说。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次讨论时,一些认为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同学刚刚改变了观点,认为地球之外没有生命。老师的观点嘛,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个问题存疑,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这依然是个“谜”,等待着大家去不断地探寻。让我们先开始本课的学习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

1.确定阅读重点: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1)学生自主阅读,标示相关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2.理解课文,寻找答案。

1)学生讨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过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课文是从**开始具体讨论“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问题的。

明确:课文第3自然段中提到:“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所以应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学生交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第二,必要的水分;第三,适当成分的大气;第四,有足够的光和热。

2)借助上面的**,思考:太阳系中除地球、火星之外的其他行星有无生命存在?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教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的示意图: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出示**也可)

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火星放在后面单独说)

教师提示: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交流示例:水星:因为它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金星:因为它缺氧、缺水,有着浓厚的云层,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极高,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它们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重点**火星。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宇宙生命之谜》课上导学案

宇宙生命之谜 课上导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 酶 碳 析 揭 磁 陨 6个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 不断探索的精神。学习过程 一 预习查评。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1 出示词语。揭嫦娥猜测能源分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1.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该怎么办呢?1 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旁一般都有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可以理解得更准确,如 江南春 中的 四百八十寺 并不是指四百八十座寺院,而是虚指,形容。2 还可以来理解。2.读诗句时,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美。...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9《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案

9.竹节人。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交流,品味生动有趣的 童年生活故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 自由快乐的。2 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 阅读本文后学生能在会心的微笑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评点。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