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西风胡杨语文S版

发布 2020-10-13 21:29:28 阅读 8453

《西风胡杨》教后反思。

西风胡杨》是我特爱特爱的一篇文章。备课时,我曾读得心潮澎湃。说实话,学这课之前,我居然不知道沙漠中生长着这样一种坚韧、倔强而无私的树(真是孤陋寡闻啊)。

我被胡杨不屈不挠的品格深深震撼,我被作者精彩绝妙的文笔深深折服,我被作者深厚丰富的情感深深感染。对胡杨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胡杨的同情关注之心也自下而上,对胡杨的前途命运也深深忧怀。那如何让学生来完成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体会作者波澜起伏的情感,理解作者那深奥磅礴的文字,这成了我备课的关键。

首先,教学的基调定为读。由于这不是一篇单纯状物的文章。作者借胡杨的天然素质和品格,表达自己对人类崇高理想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对小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所以我首先定为让教师少讲,学生多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感动。

第一课时,简单谈话引入,老师充满感情的读。也许是受了老师激情昂扬的朗读的影响,学生第一遍也读得有滋有味;然后再让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时间转瞬即过。

第二课时,让学生理解胡杨的品格。这是一种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除了让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胡杨的品格以外,还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进入相关形式的语段练习。

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效果只是一般。

后面难点段的分析,学生基本能体会,但我觉得学生回答问题的全面和想问题的深远真是差距很远。比如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上游的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我班学生只能回答:不对,因为他们让胡杨缺水了,胡杨生存就困难了。

而二班学生回答的不仅是这些,还说“这些人们只考虑到他们的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就连胡杨都能为人们考虑,甘心为人类、地球做出应有的贡献,而那些上游的人却不能做到,真的是太自私了。”回答精妙!我不知是自己启发不当,还是学生启而不发。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还是满意的,只是完成了任务,但预设和生成还是有一定差距,没有完全达到“教学微笑,学生激动”的效果。我想如果能摒弃平时上课的随意性,精心设计过渡语,让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的话,第1页。

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些。

第2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西风胡杨语文S版

西风胡杨 教学反思 自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洋思教学的先进理念,不遗余力地鼓励并号召我们全体教师尝试运用 洋思 模式在教学中实践。我以 西风胡杨 为例做了大胆的尝试。现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1.用真实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 让他们对胡杨有初步的了解。看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 课文9西风胡杨语文S版

课堂实录西风胡杨。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 上课。生 起立,老师好!师 同学们好!请坐!师 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所收集的关于胡杨的资料?生1 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生2 树高15 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生3 师 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

语S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9西风胡杨

9 西风胡杨 课时练。一 读拼音写词语。ji n r nzh ng oq qi cu g n li d n zh r sh n q sh r n n j n 二 比一比,再组词。逝 磷 河 域 祈 鳞 呵 成 三 在括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树种 的河床。的身躯 的胡杨林。四 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子。1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