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家乡的风俗》教学案例

发布 2020-10-12 12:38:28 阅读 7107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案例。

家乡的风俗》教学案例。

一、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发展过程中,许多好的家乡风情、风俗习惯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所以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乡土教学来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遵循“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原则,本课组织学生通过访问、记录、观察、动手制作、义务宣传等综合实践活动,来寻找有趣的家乡风俗,了解一些美丽的传说、对联、吃住习惯、戏曲、手工艺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在寻找中经历了一个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简单的概括、记录的方法,而且还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得到培养,情感得到升华。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外出调查、采访、参观、拍照等方式,学会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源的方法。

2、通过制作**展、办手抄报、写作、义务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资源、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亲自开展调查与研究,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家乡的风俗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活动时长:

10课时(每周2课时)

第1—3课时:行万里路——“访”风俗。

第4—6课时:读万卷书——“品”风俗。

第7—8课时:学万般艺——“展”风俗。

第9—10课时:领万种情——“编”风俗。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愿结合,成立活动小组,推选小组长,确定活动内容与路线。

2、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反映家乡风情的**及介绍,通过参观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五、活动过程:

一)行万里路——“访”风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街穿巷,通过访问、考察寻找家乡的风俗,并及时做好记录。活动之前作一些相关的安全教育。(调查表1)

家乡风俗调查表。

调查人:年月日。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家乡风俗的大调查。带领学生实地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为家乡的丰富文化而自豪。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读万卷书——“品”风俗。

1.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查阅相关的书籍及资料,了解一些以前家乡所发生的事情。(调查表2)

家乡风俗历史调查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有效地组织、引导作用。

2、交流调查结果。

3、把调查的情况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交流,通过互补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家乡。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查阅资料、收集资料、上网等活动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听、说、思能力,学科的综合素养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学万般艺——“展”风俗。

1.动手编写、制作。

指导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美丽传说、对联、吃住习惯等编写成一些简短的小文章,还把学到的一些小手艺如:编草鞋、做陀螺等,自己来制作工艺品。

2.收集整理。

指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办展览,编辑手抄报。展板内容分两部分:

1)活动剪影:包括学生走入社会访问、记录、观察、编写文章、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剪影;

2)好的文章及做好的小制作:学生所编写的文章分类展示,如:美丽的传说类,对联类等,以及学生的小制作等。

3.义务宣传。

开展“小小解说员”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在学校中办展板、做宣传,让每一位学生都来了解家乡,关心家乡。学生在当“解说员”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

4.问卷反馈。

以中队的名义向学校的各年级进行《家乡的风俗》问卷反馈调查,作为这一实践活动的成果,并从一个角度来反映这次活动价值。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用我们的所学去指导生活实际。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制作小玩意、编手抄报、办科普展等手段把实践成果到家庭、社会去展示,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又进一步发展了实践能力。同时又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成果的喜悦。

】四)领万种情——“编”风俗。

将学生编好的文章装订成册并写上标题《家乡的风俗》,每人一册,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通过编册成书的活动,不但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成果,还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这次活动的意义更加深远。】

六、活动评价:

以形成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自评主要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介绍自己的收获,整理个人材料、活动自评表、体验日记等。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学生自我评价表。

注:a表示自己做的很棒,很出色。

b表示自己正努力达到预定目标。

c表示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不满意。

七、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满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综合课程。

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本课《家乡的风俗》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交流,课后展示、宣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社会,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本课在这样的前提下,以这样的授课形式使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动情,立体培育综合素质。通过社会的实践使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如材料的收集、义务宣传等,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家乡。

本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活动体现了思想性。认识并深入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寓德育于活动中,把认识家乡、热爱家长融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体现了实践性。通过考查走访、调查、**、制作、创意等“做中学”样式和环节获取学科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统一。

活动体现了趣味性。在展风俗中,学生兴趣盎然,突出“玩”的韵味,实践“玩中学”。

活动体现了全体性。由于家乡风俗资源的可共享性,从开放层面到核心层面,人人能参与,个个有岗位,大家由“活”干,每人都成功。

活动体现了社会性。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风俗,做社会小公民,家乡好孩子,受到**及相关部门的亲睐和支持,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综合实践的基地的渠道,小手拉大手,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活动体现了自主性。一系列的研究调查、整理信息活动中,自始至终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和方式,教师不多加干涉。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不迁就,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自己理解,教师不代替,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调查问卷的能力,数据统计的能力、收集和利用资料信息的能力、观察制作、创意能力等。同学们在活动中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

二、选择题。

爷爷的毡靴。

普里什文。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

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缝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直唤不舒服,甚至还请了医生。

你这是冷水引起的,”医生说,“你应该停止打鱼。”

我全靠打鱼过日子呀,”爷爷回答道,“脚不沾水我可办不到。”

不沾水办不到么,”医生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

我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这不,它快完啦。

人们指着毡靴对爷爷说:“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儿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把缝子封得牢牢的。

接着爷爷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有……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

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 北京的春节。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人们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购买年货 过小年 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 守岁 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c h n yu n xi o yu n d n di n r n q n qi ji o ch lu tuo y u n ch u m h n q n m m 二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2.世界上还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 醋 饺 等15个字,会写 腊月 展览 等3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 略写的好处。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