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
教材分析。回顾拓展一”包括三个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交流平台是对本组四篇课文的内容的回顾与交流,本次交流应抓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走进西部,要引导学生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西部大开发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的交流。
这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质疑、背诵、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本单元的趣味阅读主要讲了标点符号的妙用。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中提高习作水平。
3.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朗读、大概的了解诗意,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5.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谈话引入:
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2.
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西部大开发建设。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思考在写法各有什么特点。⑵小组交流:
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草原》: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写,脉络清晰、情景交融、中心明确、语言优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白杨》:借物喻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全班交流、点评、总结: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时而直抒胸臆,时而精描细写,我们学习他的写法进行练笔,学以致用。其实借物喻人的写法在很多古诗中也经常运用你能举一例子吗?
(〈墨梅〉〉、马〉〉等。)3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利用本文。
的利用本文的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并学以致用,收到学用兼得的效果。⑵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你、他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二。日积月累1.导入。
古诗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我们应该多积累的,融进我们的生命中和血液中。如果长大后,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吟读,还能脱口而出,那时何等美妙的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习诗句。
1)轻声读诗句读准字音,特别是“簸”字。读后指读随机点评,再齐读。(2)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请边读边想,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随机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有上银河的想法?在你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4)想象画面,再读诗句。熟读成诵。3.积累古诗。
把你读过的有关描写黄河景色的诗抄录在一起,反地朗诵比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第二课时。
三、趣味语文1.导入。
刚才我们背诵的王之涣《凉州词》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被历来文人墨客传诵。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
“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他当场断句吟道。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连声称妙,赐给他银子压惊。
你猜这位书法家是怎样断句的?断句是什么意思?2.尝试加标点。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那么漏了一个间字,用不同的标点,化诗为词,两者的意思果真没有发生改变吗?
5.课外拓展。这样的趣味故事还真不少呢!
1)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律诗《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把标点一改,变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就《清明》一诗,不增减一字,只加标点,变成了电影的一个镜头,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红楼梦》中在描写林黛玉临终时,作家是这样运用标点的:“宝玉!宝玉!
你好”两个“!”写出黛玉用生命在呼喊;一个“”将黛玉百感交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复杂心情和神态刻划了出来。句子省略的部分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这样更能打动人的心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省略号起到了许多文字不能起到的妙用。6.总结。
一个标点使那个书法家化险为夷,保住了身家性命。标点的正确运用,不仅使文章语言通顺、脉络清楚,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语言起不到的作用,希望大家平时在写作时能正确使用标点,为你的文章增添风采。四。
课外作业。
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内容选择 顺序的安排 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新意。2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难点 会归纳总结本单元及本学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一 交...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回顾拓展五
回顾 拓展五。目标预设 1 通过对人物的评价 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2 积累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运用 教学用具 ppt课件 制作阅读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 谈话导入评价人物。1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不畏强敌 机智勇敢的蔺相...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回顾拓展二
回顾 拓展二。目标预设 1 通过学习名言和诗句,体会人生的哲理。2 使学生懂得少年应该立志 好学 惜时 求索等道理。3 有感情地了朗读。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积累,体会人生的哲理。使学生懂得少年应该立志 好学 惜时 求索等道理。运用 1 硬件 计算机投影仪。2 软件 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 20分钟。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