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

发布 2020-09-27 04:08:28 阅读 6414

单元教材分析: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等。

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整个单元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4课,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变化,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部分为第5~6课,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部分为第7课,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本单元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完成既定的观察研究活动的同时,思考、提出一些新的可研究的问题,以使对溶解的研究逐步深入并扩展开去。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初步经历**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溶解问题的兴趣。

认识到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必要性。

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题。班级 姓名 一 填空题 30分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2 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4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 处向 处传递。5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 的方式传递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7 糖受热会熔化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假设。2 利用测量 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3 有 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4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教学难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 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月考测试题。班级姓名 一 填空 每空一分,20分 1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2 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和适当的 3 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后才能产生新生命。4 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 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 蚕豆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