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标和教材。
八仙筒镇第一小学蔡艳丽。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幻灯片2)我将从课标要求、内容结构和编写特点、编排体例、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六个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
第一方面:课标要求(幻灯片3)
1. 内容标准: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要求学生:①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和适当的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③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真正体验到“数学源自生活,生活折射数学”。
第二方面:内容结构和编写特点(幻灯片4)
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内容结构:(幻灯片5)
所以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幻灯片6)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幻灯片)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如加法运算定律,教材安排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乘法运算定律则安排了同学们植树的问题情境。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面:编排体例。
本单元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新知——归纳总结——应用和拓展(幻灯片9)
下面我以本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为例说说本单元的编排体例:(幻灯片10)
主题图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例1 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
紧接着由观察40+56=56+40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活动中,主动去探索、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第四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幻灯片11)
一)知识与技能横向的整合(幻灯片12):
本单元教材首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轻松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使数学材料充满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由观察40+56=56+40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活动中,主动去探索、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知识基础上迁移过渡到加法结合律,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知识基础上迁移过渡到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对于简便计算部分,怎样计算更简便不能一概而论,是要求学生看具体的数据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幻灯片)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是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对于数的运算在1——3年级主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在第二学段中要求学生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对以后的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前面知识是基础,后面是前面的延伸与拓展,内容循序渐进能力螺旋上升。
第五方面:教学建议。
关于运算定律的理解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大部分学生。
一、两节课就可以掌握,但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教材却在练***现了大量的变式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提前估计好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预设,及时的处理,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结合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幻灯片15)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幻灯片16)如(40+20)×25 和47×23+23×53两种直接应用运算定律的, 102×45和38×99+38是两种变形应用的例子, 18×45-8×45和99×23是将乘法分配律扩展到减法中的变形,还有加减混合,和三个数的和或差的扩展,这么多种类,我们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我们将它们分为几个梯度,规定每节课的主要任务,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幻灯片17)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
第六方面: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幻灯片18)
1、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积极发言,大胆质疑,教师都应适当评价,尽量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我班高猛同学平时上课一言不发,但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表现积极,这样就把发言的机会多次给了他,无形中给予了表扬和鼓励。计算时,是否拥有准确运用公式的能力进行评价如我班李响同学在向同学们讲解他所做的题时能够说出做题的依据,这时在趁机提醒大家要向李响同学一样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表扬了这位同学。
2、情感评价:亲其师,信其道,播散爱的种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学生的活动,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进行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对学生评价,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的评价。
我国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长期以来,一些人对运算能力的理解并不全面,将其仅仅等同于运算技能(即算得又对又快),并且由于考试等原因对运算难度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否还需要学生计算那样难的题目,并且算得那样快。
当然,基本的运算技能是必需的,但“基本”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是否应将精力放在其他有价值的内容上?还有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加法运算定律。
第27~32页)
教材说明。本节教学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
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相当于先数a,再数b),还是b+a(相当于先数b,再数a),结果都一样。
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仍然只是计数的顺序不同,所以不影响计数的结果。
小学数学教材一般都不出现计数公理,但无论是通过直观还是借助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无形之中都用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儿童早就有所感悟,只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罢了。
教材从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境引出三道例题,分别求李叔叔上下午的路程和、前三天的路程和、后四天的路程和。
例1和例2提供了概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事例。进一步,再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
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例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
在“做一做”和练习五中安排了一些相应的习题。有配合例题的巩固练习,包括计算练习和应用练习,也有以前所学加法验算方法的认识深化练习。另外还有要求说明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演绎思维能力。
2.例1。编写意图。
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
例1下面的“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周练习。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 仔细想,认真填。1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2 比一比。二 小法官,巧断案 对的打 错的打 6 4 36 6 4应用了乘法分配律。2 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3 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4 在除数中,0可以作除数 60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A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a 一 填空题。1.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2.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3.比699999大1的数是 4.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5.比较大小。240 15 240 10 5 28 28 0 28 28 0 45 25 6 45 6 25 96 54 26 96 26 54...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运算律及其应用 说课稿。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曹敏。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东风东路小学的教师曹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运算律及其应用 我将从说教材 说目标 说教学三大部分七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 专题编排体例。本专题在编排上,安排了 情境主题图 合作 自主练习 我学会了吗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