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颐和园

发布 2020-09-24 11:05:28 阅读 8171

课文详解。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2.**对照,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北京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还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景。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著名的景点。

它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一起感受它的美丽。

1.自主预习提示。

1)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音,找准词。

2)运用各种巧妙方法记住生字。

3)借助字典、词典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4)用“ ”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5)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熟,读出感情。

2.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四人一组交流预习情况。

2)教师考核、点拨。

颐:读yí,不要错读成yì。“颐”的左边是“”,不要写成“臣”。

幅:读fú,不要错读成fù。 栽:左下角是“木”,不是“车”。

堤:读dī,不要错读成tí。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块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画舫: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文。要求:准、通。

2)选读一个自然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

第1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2自然段:长廊不但长,而且内有五彩的画,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第3自然段: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佛香阁、排云殿。

第4自然段:站在万寿山上眺望山下美景。

第5自然段:昆明湖、湖心岛、十七孔桥各具特色,吸引着游人。

第6自然段:颐和园景色美丽,令**连忘返。

3)为三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边读课文边赏图,体会描写的顺序。

课后反思。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转变学习方式,让教和学的过程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学生体会到了长廊的美后,便引导他们进行各具特色的朗读,表达他们独特的感受。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

3.要创建和谐的对话场景。要把自己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更在于激励、唤醒。课堂上,要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这篇课文就像一位导游的解说词,将我们带到那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境界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出发,一同来领略颐和园的美。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重点游览了哪些景点。

2.交流,教师板书景物名称。

1.请同学们从第2~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或几段,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

2.细读第2自然段。

1)思考。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出了长廊的美?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这是( )的长廊。

2)参考。“绿漆、红漆”让我们感到长廊的颜色很美、很艳,“望不到头”让我们感到长廊很长。

颜色艳丽)的长廊 (望不到尽头)的长廊……

以上词语让我们知道长廊内的画多,画的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画上的事物姿态不一。

图案奇特)的长廊 (图案丰富)的长廊……

(风景怡人)的长廊……

指点迷津。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学习第3~5自然段。

1)提示。四人一组选择一个自然段。

读一读。思考:哪句话让你体会到景色美丽?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细细体会。

交流、汇报学习效果。

读出美。2)参考。

(造型奇特)的佛香阁 (华丽)的佛香阁。

(平静)的昆明湖 (碧绿)的昆明湖 (清澈)的昆明湖。

(长长)的十七孔桥 (设计巧妙)的十七孔桥。

雕刻精致)的十七孔桥 (雄伟壮观)的十七孔桥。

4.对照插图进一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5.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深深感受到了颐和园中长廊的长、美,万寿山、佛香阁的壮美,昆明湖的静、绿,十七孔桥栏杆上狮子的可爱。同学们说,颐和园美吗?

下面让我们带着体味到的美,反复朗读,把最喜欢的一段话背下来,积累在心里。

6.看投影彩图,分组背诵。

这节课老师非常高兴,不仅仅因为和同学们一同感受了颐和园的美,还因为同学们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声音读出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

课后反思。1.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时,可以问题导入。如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你最想在**摄影留念”来展开讨论,然后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来学习。

这样既使得教学流程清晰,又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3.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为序写作的以后,应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

请你帮忙找伙伴。(加偏旁,组字,组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本文按照游览顺序来描写颐和园的美景,从以下语句可以看出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4.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长廊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而且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十七孔桥有大小不一十七个桥洞和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姿态各异。昆明湖的长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颐和园人教新课标

颐和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葱郁 掩映 等词语。2 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线索,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欣赏长廊的美丽景色,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 ...

四年级上册语文18课颐和园教案

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想要进行颐和园的教学吗!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相关的教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四年级上册语文18课颐和园教案,欢迎阅读。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耸立 等词语。2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

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教案设计

18 颐和园。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第4 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 2 3 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2 能用 隐隐约约 造句。3 掌握背诵的方法。4 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 师生共同制定目标。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 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