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教学资料。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7课时平均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练习八第5---10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根据统计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初步了解抽样估计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有关特点,提高解决平均数问题的能力,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估计意识。
3、使学生获得应用平均数知识的成功体验,体会学习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服务于生活;能够在他人的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深化理解。1、回顾、交流。
1)引导:举出一个平均数的例子,说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揭示课题;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数,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再分。2、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出示练习八第5题,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小题的说法。
引导: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平均数不是指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是这个数,而是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大,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小。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匀得同样多得到的数,它的范围在最大和最小的数之间。
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1、做练习八第6题。(1)思考口答。
学生阅读条件和统计图,交流知道了些什么。引导:根据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些什么?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文库:教学资料。
你估计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课,是怎样想的?(2)计算交流。
引导: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究竟是几棵呢,算一算,比一比,看看估计得怎么样。
交流:这“8”是哪几个数据的平均数。2、做练习八第7题。
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先算出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再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交流:怎样算的?
追问:这里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大约”多少克?
为了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题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任意取5个,不是挑选5个呢?
3、做练习八第8题。学生了解每人每场得分情况。
估计:你觉得谁平均每场的得分最高?你是怎样估计的?学生计算各人每场得分情况,比较结果。
交流: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一组数据的和,再用除法计算平均数。提问:计算的结果谁平均每场得分最高,和你估计一样吗?追问:平均数可以怎样计算?
4、做练习八第9题。
1)说说每个评委老师打出的分数。口答第(1)题,估计平均得分。
了解计算比赛平均分的规则,按规则完成计算得出平均得分。交流:选手的最后得分是怎样计算的?(2)阅读“你知道吗”
谈话:比赛时的平均分为什么压平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呢?
交流: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平均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5、做练习八第10题。
把收集的时间填写在第10题的统计表里。学生计算这一周做家庭作业时间的平均数,填在**里。
提问:对于合理安排时间,你有哪些体会。三、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你对平均数的内容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笔算乘法 2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笔算乘法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 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难点 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 课本24 25页。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2 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猜想 比较 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 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出示情景图。...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六课时
第6课时 除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 1 经历除法运算定律的猜想 验证过程。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定律 含用字母表示 2 能灵活应用除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猜想 验证 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一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观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