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教材探索教法。
刘扬辉。前记:教学是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总结经验的。
自从带了小学六年级数学后,我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只有现实的教学,没有理想的教学。教学是教与学的艺术结合,确实是不能照本宣科的,下面我就将我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起来。
六年级的数学包含以前所学习的很多内容,所以学习不能单单只学六年级数学书本的知识,而要学会把以前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利用。
1、公式和定义一定要记牢。
2、着重计算题的练习与讲解,特别是简便方法的灵活运用。
3、分数与百分数的结合讲解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因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利用单位“1”来讲解应用题。
4、而圆的面积与周长就不仅要讲好公式和定义,还要结合以前所学习的图形进行讲解。
5、位置、统计、鸡兔同笼问题属于稍简单部分,却要多加练习。
6、时间安排:《位置》2周、《分数乘法》3周、《分数除法》3周、《圆》4周、《百分数》4周、《统计》和《数学广角》1周,其余时间复习。
7、作业要求:书写工整,不乱涂画。计算题,一排做两道。应用题要写答。每次错误用红笔订正。
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 2 )个数表示——(列,行),记得加上逗号和括号。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要“先列后行”。
2、“列”就是先横着数,看在第几。
3、“行”就是后竖着数,看在第几。
4、在教室的座位是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也就是进教室前门后,先横着数在第3,再竖着数在第5。记得加上逗号和括号。
5、物体位置的移动口诀:上行右列加,下行左列减。具体意思就是(向上移几,行加几。向右移几,列加几)(向下移几,行减几。向左移几,列减几)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结合简便计算。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7表示: 求7个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表示: 求的是多少? 9 ×表示: 求9的是多少?
a ×表示: 求a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例:
5、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6、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7、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8、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9、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注: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附:形如的分数可折成()×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五)简便运算。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可以扩展为:a+b+c+d=a+c+b+d
练习题:64+36=36+64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练习题:64×36=36×64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用字母表示:a×(b±c)=a×b±a×c a×b±a×c=a×(b±c)
a×b±a=a×b±a×1=a×(b±1)
7.解方程方法:(1)先写解字,有百分数的先化为分数或小数,右边有两个数的要先算。
(2)有两个x的可直接加减,只有一个x的直接把另一个数调往右边的后面,加变减,乘变除。(3)再把右边算好。(4)—x和÷x直接调x。
(5)x如果在方程的右边,可以先把方程两边的等式进行对调。
7.减上几个数,等于减上这几个数的和 。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 a-c+b
六)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或说两个数互为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分数的倒数是。
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公顷=10000平方米单位转换:由小到大用除法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由大到小用乘法,乘以他们之间的进率。
七)分数乘法应用题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一个数)×
例如:求25的是多少? 列式:25×=15
甲数的等于乙数,已知甲数是25,求乙数是多少? 列式:25×=15
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 (一个数)的量与分数相乘。
2、( 什么)是(什么 )的。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即25×=15
注:(1)“是”“的”字中间的量“乙数”是的单位“1”的量,即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是其中的3份。
(2)“是”“占”“比”这三个字都相当于“=”号,“的”字相当于“×”
(3)单位“1”的量×分数=分数对应的量。
例2:甲数比乙数多(少),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 乙数× 即25±25×=25×(1±)=40(或10)
3、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数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4、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5、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6、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得出的积再和第三个数相乘。但为了简便,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母相乘。
8、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 ×分率(分数) =分数)分率对应的量。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或说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3=×=3÷=3×=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 六年级上册数学。专题。考点。存在主要问题。1 行列的坐标确定和数对先行后列的概念混淆调转2 平移对行列的改变规则不清晰。分值比例。常见题型。掌握建议情况课时好中一般。分数1 分数乘法规乘法则。2 分数乘法的应用分数1 分数除法规除法则。2 分数除法的应用。3 比的学习和应用圆。1 圆的周长2 圆的面... 精品文档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基本步骤 审清题意 找准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 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作答。基本类型 比较大小关系 总数和部分数关系 和倍与差倍关系 行程问题中的关系 涉及图形的周长 面积的关系等等。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形如ax b c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时,可... 第一章扇形统计图。一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二 扇形统计图。一 会读取扇形统计图。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先跟整体作比较,看一看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是多少,再把各部分作比较看一看各部分谁占的百分比大,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得出结论。二 会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分量和总量。1 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分布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