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9词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8-25 10:53:28 阅读 2492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2、略读《声声慢》,感受苦酒意象。

2学情分析。

1、上学期学过许多描写酒的诗句,本课进行梳理回顾;

2、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诗词有一半与酒有关,本课试图读词—品酒—品人。

3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难点: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酒文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课前谈话导入。

1、话题思路:酒---诗人喝酒—写酒诗词---李清照饮酒作词(50多首词中20多首与酒有关)

2、问题:李清照为什么这么多的作品都与酒有关?

t:今天我们首先来走进十六七岁时李清照,来感受她的艺术人生。

处理方法:谈话—质疑—导入。

活动2【讲授】二、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一)、检查预习,初读正音。

1)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读准读通。

2)教师抽查:

a、第一个要求:读准读通。

预设生成错误:沉醉兴尽藕花误入争渡鸥鹭滩。

处理方法:指名s1读—正音—s2再读评价—s3小组竞争读---评价。

b、第二个要求:读出词的韵味。

处理方法:教师引导读--指名s4读—评价---s5小组读—评价—齐读。

二)、自主学习,**作者沉醉原因。

1、引导质疑。

t:同学们,词会读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词的内容。这首词是描写作者十六七岁时的生活,细心地孩子会发现,这首词中有一个词很明显的与酒有关。

预设:沉醉---解释含义。

t:围绕“沉醉”这个词,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学生问题:

s: 是谁醉了?

s:为什么会醉呢?

s:醉后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要求:1、默读古词,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划记相关的词语。

2、如有新的发现记录下来。

3、t:小组交流:

要求:请轮流发言,说说自己的理由;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4、t:师生互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1、为什么会醉?;2、醉后发生了什么事?)(提示根据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问题)

处理方法:学生说--读文--再补充—再读文。

2)还有哪些新问题?

预设学生的新问题:

s:是不是只有作者一人喝酒?

s:兴尽是什么意思?

s:误入是什么意思?

s:争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两个争渡呢?怎么读呢。

s:为什么会惊起一滩鸥鹭呢?(声音)

处理方法:小组交流问题---请小组解决问题---扣关键词—读句子。

预设扣关键词:误入、争渡、沉醉、兴尽、

教师预设随机抛出的主问题:

词中的“醉”除了酒醉,还有没有别的含义?(陶醉)(景、惊喜、朋友、快乐)

处理方法:质疑---小组交流问题---请小组解决问题--出示背景、点拨。

5、检测诵读(配乐)

同学们,我们对于词的意思理解了,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1)赏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常记溪亭( )沉醉不知( )

兴尽晚( )误入藕花( )

争渡,争渡,惊起( )

t:端起酒杯,泛舟河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品酒(喝的酒越来越多了)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常记( )沉醉( )

兴尽( )误入( )

( )惊起( )

t:举起酒杯,细细品味,你觉得味道怎样?

t:美景相伴,畅饮美酒,你的心情怎样?

处理方法:生读---说感受---小组读---评价---竞争读—齐背诵。

活动3【练习】三、略读《声声慢》,感受苦酒意象。

t: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有五十多首,其中有二十几首都写到了酒。接下来,刘老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1、自学:在老师配乐朗读下感受---生自读句子。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质疑互动:预设问题:这首词的哪句也写到了李清照喝酒?此时喝的是什么酒?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与十六七岁时喝的酒相比,为什么味道会变了呢?

3、检测(谈体会、板书):(国破、家亡、夫死、流落他乡、独自一人)

t: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经常和朋友郊游畅饮,喝酒尽兴,沉醉不归;到晚年国破夫亡,遭人**,流亡他乡,仍然寄托于酒。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

处理方法:读句子—质疑—讨论—点拨—比较—小结。

四、拓展朗读,体味诗酒文化。

其实,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像作者一样,品尝的酒或是美酒,或是苦酒,或是其它的不同滋味。但他们都能通过诗、词,写下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思考。

运用:读诗品酒。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处理方法:朗读—品味--布置积累。

活动4【活动】板书。

板书设计:如梦令声声慢。

李清照。醉(美) 酒苦。

景、朋友、快乐…) 国破、家亡、孤独…)

活动5【活动】《如梦令》教学实录。

一、课前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会儿天,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是“酒”。说到酒,你想和大家说什么?

生:我知道一些关于酒的诗句。

师:你能背诵吗?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水还能背出其它的诗句呢?

生: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师:我们上期学过很多些酒的诗句,今天刘老师要带大家认识的诗人是李清照。李清照她是一位女词人,她也喜欢喝酒,并且喜欢写诗,她一生流传下来的词有五十多首,其中与酒有关的就有二十六首。

听到这里,你的心中有没有疑惑?

生:李清照为什么这么多的作品都与酒有关?

生:她一位女子,为什么总是喜欢喝酒呢?

生:她诗中的酒有什么其它的含义吗?

师:大家想不想了解?

生:想。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两首词,第一首《如梦令》,第二首《声声慢》第一首写的是她十六七岁少女时期的生活,下面一起来学习第一首。

二、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师:老师昨天布置了预习,下面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指名一组(举手最快,先奖四分)我们朗读的要求是:读准,读通。我们抽查一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请拿起笔来记录。

生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同组生:老师,可以组内自纠吗?(很多同学举手想纠正字音)

师:可以。同组生:李波,你丢读了一个“暮”字。

师:还有那些同学发现他读错的字音?

生:他的感情是不错,声音有点嘶哑,但是“争渡”这里读得不好,我认为后面的一个“争渡”要读高些音。

师:你来读读。

生读:“争渡,争渡”。

师:哪一个组向第十组挑战读?许多学生举手(教师请举手最快的第2组,抽查一人朗读。请其他同学注意,这一次我们把朗读的要求提高一些,刚才读错的字“暮、争渡”我们要读准。)

生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 王俊浩,你读的感情还可以,声音有点小,但是“争渡”这里读错了。

师:王俊浩,你能再读一遍吗?

生读:“争渡,争渡”。

师:接下来老师想把标准提高些,这次我们要求不但要读准、读通,还要读出词的韵味来。随来说说什么叫做词的韵味?

生:情感要到位,还要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师:其实,古人写词最初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唱的,还会编上曲,所以读起来是朗朗上口。下面刘老师试着读一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你把题目忘了读,“晚回舟”读错了,“争渡”也读错了。

生:我认为“兴尽晚回舟”这句因为太兴奋,所以忘了回船了。

师:兴(xing)尽还是兴(xing)尽?

生:我认为是读第一声。

生: 我认为是读第四声,因为兴奋吗!

生: 我觉得“兴”一般是酒兴、高兴,都是读兴(第四声),怎么会读兴(第一声)呢?

师:你能不能把这首词的韵味读给大家听呢?

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有感情地读,读完后学生热烈的鼓掌。)

师:老师奖励你带领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同学们,词会读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词的内容。这首词是描写作者十六七岁时的生活,细心地孩子会发现,这首词中有一个字很明显的与酒有关。

生:醉。师:读到这个“醉”字,你有没有问题想问?

生:作者她为什么要喝酒?为什么会喝醉?

生:她喝酒的时候是一个人喝还是和别人一起喝?

生:她是在什么地点喝酒?

师:我们心中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请大家默读古词,借助注释读懂词的意思,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学5分钟,并做好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师:读好了么?

生:读好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学可能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先再小组内交流一下意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作好汇报的记录。(3分钟)

师:下面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意见。

生:我们觉得她在去游玩的时候觉得很好玩,所以喝了酒。

师:你是从**读出来的?(学生答不出来,另一学生举手)

生:我也同意她的观点,我是从“兴尽晚回舟”里的“兴尽”看出来的。

生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师: 作者醉了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好玩,那么有没有第二个理由呢?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9 词两首教案

9 词两首。第一课时 如梦令 如梦令 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这首小令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用词简练,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设计理念 1.词中有画的想像必须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词境。2....

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9 词两首 渔歌子》版教案

2019 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9.词两首 渔歌子 word 版教案。教学要求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 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

9词两首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9 词两首。总课时 2教时本课时 第2课时。主备人 陈梅宝授课人 陈梅宝授课日期 月日。教学目标 知识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技能 理解 如梦令 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力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情意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 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难点 学习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