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由扶到放自主评改。
生1: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和不通顺的句子。生2:看看内容是否突出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生3:能否更具体、生动些。
师:刚才三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他们修改作文的心得,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修改上次的作文,好吗?
生(齐):好!
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修改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学生说心得,有效的帮助了后进生,避免了教师的灌输,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用自己的方法学习,必定使学生饱含热情积极投入,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文介绍给大家?
学生甲读作文。(略)
师:和你的作文相比,你认为他有那些优点和不足?
生1:他的文章主题鲜明,从描写花的美中突出了女孩对老师的爱戴。
生2:他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了摘花、送花的情景。
生3:我觉得女孩看着菊花的笑脸仿佛看见了老师慈祥的微笑这句话写的很好,若补充出老师平时工作认真、关心我们就更好了。
师:说的真好,你认为可以怎样补充?
生3:我认为可以补充仿佛看见了老师神采飞扬的讲课,仿佛看见了老师在灯前孜孜不倦的批改作业,仿佛看见了老师和我们一起开心的游戏,仿佛看见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
师(鼓掌):补充的真妙,不但写出了老师的伟大,而且句式工整。
学生乙读作文(略)。
生1:我发现他有一个地方重复,一路上,她看见一路上那朝气蓬勃的野菊花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应去掉一个一路上。
生2:他具体地写出了野菊花的各种颜色,显得十分美丽。可没有突出为何只摘黄花,因为图上送给老师的是黄花。
师:观察的真仔细,她为何只摘黄花呢?
生3:因为老师喜欢黄色,摘黄花可以使老师高兴。
生4:黄花代表着温暖,它象征着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我们对老师温馨的祝福。
生5:他能把扎蝴蝶结这一细节写出来,表现姑娘对老师的爱戴。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作文?
过了好一会儿,学生丙举起了手。)
师: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气,真不愧是校运动员,若是在草原上一定是第一勇士,说不定还会封为金刀驸马呢!(学生一片欢笑)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朗读与评议略。)
开始有许多学生举手,后来怎么都不敢呢?反思后发现,无意中选的前两位同学是我们班作文最好的,增加了后面学生的压力,他们自认为作文无法和前两位学生比拟,不好意思发言了。因此,在请学生介绍时,若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由低到高的阶梯性,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轻松的讨论氛围,课堂才有生命活力。
)学生分小组评改,教师巡视,及时为各小组提供帮助。最后由学生独立修改。
评析:作文评改以前是教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极为不利。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
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作文的能力。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认为,评改的途径应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改。但绝非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扶助,否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本课教学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性。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评是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指出全文优缺点。
改是用约定的符号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放是让学生自主的评改,教师不包办代替,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首先,学习评改。
请能力较强的学生介绍评改方法,指名朗读作文,集体评改。能力较弱的学生便从其他学生的评改中学到了具体的方法,为尝试评改作好准备。接着,尝试评改。
根据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改,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弥补了后进学生不敢发言的缺陷,同时优秀学生也能给后进生及时的帮助,共同形成评改作文的技能。最后,自主评改。小组讨论后,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巩固已形成的技能。
当然,人的认知水平是螺旋式上升的,形成良好的作文评改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评改,进行长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不断增强习作能力。
六年级叙事作文不扶?扶
六年级叙事作文不扶?扶!从一件小事中,我看见了人们正在成长,我看见人民的思想正在进步,我看到了国家正在富强 前些年,要不要扶老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现在,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常识,遇到老人要扶起来,这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前,我和妈妈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突然碰的一声,我往左边看了一下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培优扶差复课计划
六年级语文教学复习内容较多,学生的情况也是不均衡,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情况,现对复习做以下计划 一 将学生分为a b c三类。a类 员梦琪 邱佳妮。b类 刘强 杨玉卓 员炳豪 刘灵芝。c类 任静怡 刘佳怡 员彤瑶 员晓林。a类为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b类为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c类为自觉...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挑山工教案
教育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挑山工教案2 1 指名背诵第一段。2 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二 解谜 明理。1 读3 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各种形式读句。六 解谜 明理。1 出示作者的疑问 第4节 2 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三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