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令三首》教学反思

发布 2020-08-19 20:24:28 阅读 5905

《十六字令三首》教学反思。

“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解读作者的情感”是我们本次会诊课的主题。

我自己本身不怎么喜欢***的诗词,虽然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情怀,但总是觉得政治色彩比较浓厚而不喜欢,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都感觉比较枯燥乏味,诗人的浪漫、乐观、豪迈的情怀基本上都是通过简单讲解直接教授给学生。但是新教材中***的诗词《十六字令三首》,短小的篇幅却孕育着强大的震撼力。怎么让学生感受到这诗中的无穷的力量和诗人远大的志向呢?

再不能靠简单的讲解来解决问题了。怎么样使得课堂教学既活泼又能让孩子们有收获呢,并且还应该让孩子们爱上这些诗词,需要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了。

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清楚的感受到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怎么喜欢***的诗词,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刻的理解诗人的感情,没有能深入诗人的内心。不理解诗歌所表述的情感,怎么会喜欢诗歌呢?诗歌表述的情感,除了可以通过朗读来加深感受外,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了解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也是十分重要。

毕竟那个年代离我们是十分遥远地,是陌生的,是隔阂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对这个诗歌的所有讲解都可能是隔靴搔痒。所以,我把“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介绍,解读作者的情感”定为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首先运用知人论诗的方法,交流***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体会***与山的情感。体会《十六字令》中对山的赞美之情及在山的形象中所寄寓将自己平时朗读***诗词的积累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感受***诗史合一的大家手笔,及豪迈奔放的诗歌特色。

其次***这首《十六字令三首》是一首典型和正面对山的赞美歌吟的英雄之诗。***以雄伟简劲的笔触,描绘了莽莽群山的奇特形象,每一首各有独特的意境,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雄伟的画面,奇情壮采,词约义丰。在教学中要突出诵读教学,让学生体会长短句的节奏变化,体会语言的简洁与形象。

这三首小令写于一九三四到一九三五年长征期间。红军长征,翻越了数不清的高山峻岭。据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10月开始长征后,仅随红一军团行进的***,就先后翻越了二十多座主要的大山。

诗人***以山为题材的居多,大约有三分之二。它写的不是某一座具体的山,而是云贵高原的高山,气势磅礴,意象峥嵘。山的形象在***诗词中占着突出的地位。

而突出中之最突出者,是这三首《十六字令》。所以解读***的写山的《十六字令》,要引导学生领悟山的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和意义。山,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字典里,是艰难险阻的象征。

征服高山就意味着战胜困难。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罢此文,我深刻的感受到:理解这三首小令,必须要理解诗人,这样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的情怀。

六年级《令三首》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 十六字令三首 语文备课教案。十六字令三首 创作于长征路上,时间是1934年到1935年之间。课文中的 山 并非指哪一座具体的山,而是作者在云南 贵州和四川一路上对山的整体印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六年级 十六字令三首 语文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六年级 十六字令三首 语文备课教案一教...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6 古诗两首 教案

26.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目标 1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2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 抒发情感的方法。4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2 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 抒发情感的方法。课时安...

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因小失大》优质课教案

1 知识和能力 学习由具体事例归纳论点的写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因错误的追求会付出过高的代价。1 学习用具体事例归纳论。2 训练仿写。1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 因小失大 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贡献,发明了避雷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