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6 古诗两首 教案

发布 2020-08-07 20:56:28 阅读 7455

26.《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走近作者。

1.组织交流作者的资料。

板书课题及作者)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清人叶燮《原诗》云: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龄的诗歌有边塞诗,宫怨、闺情诗,送别诗等。

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宫怨、闺情诗善于细节描写、心理刻划和艺术概括。总。

体来看,王昌龄的诗意境高远而情致深长,语言婉曲含蓄,风格偏于清逸明丽,缠绵婉转。

2.教师出示幻灯片。

二、练习朗读古诗1.组间巡视,随机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三、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1.组织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古诗的意思。2.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所言:

“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四、指导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着读一读1.学生有感情读课文2.个人读-自愿读-齐读。

五、指导学生背诵。

1、学生默背,准备参加比赛2、全班一齐背诵六.课外延伸。

教师用幻灯出示,组织学生阅读积累。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组织学生背诵《从军行》。二、学习新课。

1.导语:出声地读一读古诗《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看一看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么?组织学生汇报针对这首古诗你都了解了什么?(教师相映出示幻灯)

2.组织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3.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意4.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讲不通。

润州:州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行营:

主将出征驻扎之地。事鼓鼙:从事军务。

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楚:

古代楚国,现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5.教师幻灯出示有关典故的资料6.小组内讨论诗的大意。

7.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激昂、充满豪情)8.组织学生背诵。

三、课外延伸(出示幻灯片)四、作业。

预习下一课(自学生字、读通古诗、查阅资料)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17 古诗两首。本课是两首送别诗。一首是王昌龄被谪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的 芙蓉楼送辛渐 表达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 乐观的精神。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格调开朗,感情真挚。吧精巧的构思与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教材分析。另一首是...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

各板块的内涵丰富,文章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3.注重识字写字。本册书认识190个字,会写152个字。教材设置中,低 中年段都是汉字家园,注重识字 高年段五年级上册开始变为汉语家园,侧重于汉语现象知识的学习,比如成语寓言,...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一 读拼音,写词语。16分 xi ng n y ng y g bo tu ji n m y g o ji n l n ji d zh 二 比一比,再组词。8分 爆墓俭译 瀑暮脸泽 糖搏庭妄 塘博廷忘 三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闻名独具自得。心 志美 胜直 了 红 赤 往 ...